智能时代的未来已来,我们该如何拥抱下一个十年?

时间:2021-06-15 15:26 | 作者:

1997年5月11日,IBM的超级电脑深蓝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巴罗夫,一时间声名显赫、轰动世界。

640.webp (3).jpg

 

可能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是,当年的深蓝是一台重1270公斤,有32个大脑(微处理器),每秒钟可以计算2亿步,计算能力11.38 GFLOPS的庞然大物。

 

在2016年3月15日,谷歌围棋人工智能AIphaGo获得人机大战的最后一场胜利,最终以4:1大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

 

搜狗CEO王小川曾称,AlphaGo的计算能力是当年IBM计算机深蓝的3万倍。事实上目前最厉害的超级计算机,算力已是深蓝的几十万倍。

 

而现在随便一台笔记本的计算能力就已经超过了深蓝,这便是过去20年来肉眼可见的算力进步的速度。

 

李开复表示,棋被认为是检验人工智能水平的一个标准,而围棋要比象棋更复杂,如果能在围棋上战胜人类,将代表着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事实上,AIphaGo的胜利也让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元年已经到来,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表示,这次比赛无论谁胜谁负,实际上都是人类的胜利。

 


图片

未来已来

 

今天的生活中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并遥控家里的电器,用手机提前开启车内的空调,观看通过机器翻译的视频等等。

 

在股票市场,不断进化的人工智能适应变化和预测结果的能力就比人类要强;在新闻媒体行业,人工智能的撰稿速度又快、错误更少。

 

在智能制造中,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开始配备传感器和AI能力,它们可以非常高效和人类协同作业。

 

在医疗领域,具备AI能力的智能医疗设备大大改变了医疗服务的方式和体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并提高了患者的福祉。

 

在物流领域,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利用云端和现场微型数据中心的组合设施提供的AI能力,可以相互沟通,协同处理,将订单拣选时间缩短到几分钟。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大数据、云技术等手段,不仅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还有效缓解交通阻塞、能源消耗的问题,同时也减轻了环境污染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万物智能已经开始在各个行业扎根,尽管目前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日常生活中实际上已经可以切身感受到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变革。

 

尤其是在去年的这场新冠疫情中,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药物研发、疾病诊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云会议、云课堂等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涌现,新技术也在支持复工复产中大放异彩。

 

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以色列的国土面积很小,不到珠三角的一半,百分之四十五为沙漠,可耕种土地更是不到国土面积的1/5,并且非常贫瘠,年降水量更是比我国中西部地区还要少1/3。

 

而就是在这样一块土地上,以色列人竟然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沙漠上的农业出口大国,许多农产品亩产量甚至领先于世界水平,比如棉花亩产1000斤,柑橘年产多达3吨。

 

很多人会好奇以色列是如何做到的,但事实如此,他们真的做到了,这就是智能技术的魅力,在未来这样的惊叹和好奇会越来越多。

 

畅销书《智能时代》作者吴军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电,信息革命是计算机和半导体芯片。

 

而从蒸汽机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历次科技革命都催生新的产业格局,造就出一个时代的新兴产业。

 

而当下则是以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革命时代,智能技术无疑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产业发展的新蓝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智能时代的趋势对大多数行业产生的重大影响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完全体现,但正如上面的例子所示,影响最终会非常深远。


 

图片

智能世界的新挑战

 

比尔盖茨曾说过,人们总是高估了未来一到两年的变化,但低估了未来十年的变革。这句话用在我们今天对于智能革命的态度上再合适不过了:

 

一到两年内,我们高估了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当前5G还很难支撑多样性的物联场景需求,但以十年为单位来看的话,我们却低估了其所带来的变革。

 

诚如一枚硬币总有两面,智能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涌现出了一连串不连续性的挑战。

 

放眼不远的将来,一种错觉是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仿佛触手可及,但当下的大部分技术离真正的成熟放心可用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人类以及人类通过使用当前科技手段而获得的能力,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相比,并不总是领先。

 

比如手机摄像头已达到100倍变焦,但离蜘蛛肉眼对物体轮廓和运动计算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如果能学到蜘蛛眼睛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制造出满足自动驾驶需求的更好的摄像头。

 

蚂蚁仅用0.2毫瓦的功耗,就可以做包括打洞筑巢、交朋友、打架和养蚜虫等很多事,其计算效率远超现在AI领域的深度神经网络训练。如可以深入学习和借鉴蚂蚁大脑的运作方式,业界或可发现更低功耗、更高效率的新型计算。

 

如果让我们以十年、二十年为阶段来看的话,ICT产业也面临新的挑战,亟需新一轮的突破。

 

一方面自动驾驶等物联网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超宽带、低时延和高可靠的算力来支撑,一方面当前的5G成熟度还很难支撑这种多样性物联场景需求。

 

这是刚刚举行的2021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提出的“迈向智能世界2030的九大技术挑战”中的一个挑战。

 

华为认为,下一个10年,联接数量将达到千亿级,宽带速度每人将达到10Gbps,算力实现100倍提升、存储能力实现100倍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将超过50%。围绕信息和能量的产生、传送、处理和使用,技术需要不断演进。

 

基于这些预测与假设,华为在2021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首次提出了未来10年的九大挑战和研究方向:

 

●   定义5.5G,支撑未来千亿规模的多样性联接;

●   在纳米尺度上驾驭光、实现光纤容量指数级增长;
●   走向产业互联,网络协议必须优化;
●   通用算力远远跟不上智能世界的需求,必须打造超级算力;
●   从海量多模态的数据中高效地进行知识提取,实现行业AI的关键突破;
●   突破冯诺依曼限制,构建百倍密度增长的新型存储;
●   将计算与感知结合,实现多模交互的超现实体验;
●   通过连续性的健康监测实现主动健康管理;
●   构建智慧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发电、绿色储电和绿色用电。

而这9大挑战和研究方向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的,从物质、能量、信息世界构成的三要素,来理解未来的挑战与方向,会更加清楚和明白这其中的关系和逻辑关系。

 

以人口老龄化与能源消耗加快的挑战为例。数据显示,全球能源消耗正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报告统计自18世纪以来,人类能源消耗速度增长了22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占比高达85%,而其他新兴能源暂时还难当大任。因此,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华为预测,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50%;电气出行将成为主力,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超过50%;AI将改变一切,ICT 技术在未来十年内,有潜力通过赋能其他行业,帮助减排全球碳排放的20%。

 

比如,要构建智慧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发电、绿色储电和绿色用电,涉及几个关键技术的基础创新:

 

第一,管理技术。大数据、AI、云等ICT技术与能源互联网融合,通过能源云+能源网,实现比特管理瓦特;

 

第二,控制技术。通过电力电子能源路由器,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和功率智能分配,构建能源网络的智能控制器;

 

第三,储能技术。发展新型储能技术,如新型电化学、氢能等,满足不同场景的能量存储需求;

 

第四,电力电子基础技术。新型化合物功率半导体,包括面向中高压的SiC/金刚石和面向中低压的GaN技术,实现能源部件进一步高效和小型化。


可以说,目前我们还处于智能时代的“幼儿园时期”,未来十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革之大将超乎想象。

 

而如何迈向智能世界2030,进入高中、大学,以及毕业,就需要解决联接、容量、协议、算力等一系列难题,才能真正迎来一个美好的智能世界。

 

提出的这九大技术挑战与研究方向,徐文伟透露,也是华为对智能世界2030的期待,我们希望实现联接更强、计算更快、能源更绿。


 

图片

拥抱下一个“十年”

 

想象未来靠科幻,创见未来靠科技。凯文凯利在《必然》中说,纵观历史,从来没有哪一天会比今天更适合发明创造。

 

站在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的起点,我们看到ICT产业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世界正全面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那么,2030年的世界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我们了解的很多新型技术都会达到新的变革临界点,并进一步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企业家们的创造和实践已经为人们展现了未来的模样。

 

比如自动驾驶、机器人、物联网、3D打印、区块链、多模交互的超现实体验……等技术将真正成熟并落地应用。

 

畅销书《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预测,未来机器将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人工智能程序在你出生后的每一天都在研究你,从每一封邮件到每一秒心跳,最终它完全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帮你作出更有利的选择,包括婚姻这种终身大事。

 

同样在智能时代,繁重的体力劳动可以交给机器人去完成,人类则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陪伴家人和朋友。

 

而今天我们要如何迈向智能世界2030?其实,答案就藏在两个关键词上,即技术创新与互信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曾讲过一个爱丽丝向一只小猫请教路在何方的故事,今天选择方向和路径已成为一种能力和智慧。

 

在他看来,合作和交流是面对智能时代挑战和困惑的一种选择,智能发展之道,在于论方向是非,不计利在眼前。


这和华为的主张不谋而合,即为了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以及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汇集全人类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必须以开放包容、协同创新的机制,跨越挑战。


想要真正迈向智能世界2030,就需要“产、学、研、用”联合起来一起用技术创新迎接挑战、拥抱机遇。

 

比如在政府引导下,在行业组织的协调下,以产业联盟等形式联合产业各相关领域链条,营造紧密团结、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

 

借助产业、企业资源,设立高校创新实验室,培养高素质的基础研究人才和展业人才,满足社会智能化发展的多样需求;

 

利用工业界的挑战和世界级难题牵引科学研究方向。借助社会企业的良好平台及资源,以高质量研究项目为牵引,以科学家、院士、专家为引领,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学家开展探索性、原创性基础研究,拓展我国在基础技术研究创新领域的国际化空间和影响力;

 

并发现和培育市场需求,以龙头企业为依托,设立行业标杆典型场景研发与应用试点,建立“应用-需求-供给”的循环牵引。

 

从这个背景来看,从技术角度展望未来十年的智能世界,如果能牵引全行业集中力量、聚焦方向、协同创新的话,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让整个半导体产业回归正常商业秩序,根本答案是重建全球信任、恢复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合作。

 

正如徐文伟说,必须把工业界的问题、学术界的思想、风险资本的信念,整合起来,协同创新,共同打造智能世界2030。

 

虽然在当前的环境下,想要达成这样一个互信和合作并不容易。但面对智能世界的强大愿景牵引和驱动下,相信人类依然会达成一个基础的共识。

 

俗话说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十年的时间看似很长,但纵观人类历史,十年时间转瞬即逝,可以忽略不计。

 

在《智能时代》中吴军提到,在历次技术革命中,一个人、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加入浪潮,成为前2%的人,要么观望徘徊,被淘汰。

 

而抱怨是没有用的,至于当下怎么才能成为2%,其实很简单,就是踏上智能革命的浪潮。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