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给侧改革”,CSCMP中国首席代表王国文这么看

时间:2016-06-23 14:45 | 作者:

  一边是场地、人工、原材料等成本的上涨;一边是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下行的宏观经济形势,让工商企业即使在炙烤模式下,仍觉得背后发凉!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虽然高于50%,但新订单、出口订单指数下降,预示市场需求有所减弱。

  供给侧改革怎么走?中国企业如何提升供应链内力,加快国际化进程?听听行业资深专家,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中国首席代表王国文的高招?

  “新常态”下,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下简称供给侧改革),把其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化解过剩产能、实现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王国文看来,物流业在供给改革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调结构、补短板”的过程中大有可为。物流即是要补的短板,又是去库存、降成本低重要手段。这既给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有给物流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物流向供应链管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的挑战。

  从物流供给能力入手的,增加有效供给,是从源头上改善供给结构、提升整体供给效率、解决好供给和需求错位问题的关键所在。

  供给侧改革——优化供应链管理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去产能、去库存。这将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说得详细一点儿,王国文对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记者表示,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供给侧改革是如何“造福”物流行业的。

  (1)物流地位进一步提升。物流供给能力的改革,将物流能力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2)优化供应链管理水平。物流管理在去库存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从制造业的先进周期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现金循环周期与跨国企业同行相比,差距还相对较大,资金利润率低,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库存周期长,订单处理、交付的周期也比较长。

  从物流环节入手,提升企业自身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水平,能有效加快现金循环周期,建立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

  (3)进一步优化物流资源。物流供给侧的改革,就是要建立跨企业的分享型物流体系,通过整合物流资源与服务能力,让碎片化的物流服务整合起来,形成跨企业的共同配送模式。

  这涉及到技术层面、信息层面的整合和共享,也涉及到商业利益的分配机制。共同配送体系的基础是物流走向第三方化,这就要加大物流外包的力度,使物流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集中,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共同配送体系的形成,最终要以城市为单元,建立跨企业、跨行业的分享型共同配送体系。

  (4)加快绿色物流的发展。物流供给侧的改革,还涉及到低碳、绿色物流体系的建设问题。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化石能源将逐步退出人类文明的历史,新能源将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全完替代化石能源。

  从物流供给侧加快绿色变革,建立低碳、绿色物流体系,也是物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建立无缝连接的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他山之石——美企供应链高在哪?

  说到供应链管理,就不得不提美国跨国企业通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成就了全球领先的地位。那美企的高明之处何在?

  作为这一领域的资深人士,王国文认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使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成为保证全球竞争的核心要素。而供应链管理能力是企业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优势。

  这在金融危机以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相当多的运输型企业被迫退出市场;而拥有强大的、灵活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企业,成为走出危机的引领者。

  王国文指出,这是因为,生产的全球化和消费的全球化,使供应链的距离越来越长,供应链的成本和时间效率、供应链的安全性、可靠性成为企业重要的成功因素。这正是有的企业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云”的主要原因。

  以服装企业ZARA为例,快速、灵活、可靠的全球物流体系,缩短了产品生产和配送的周期,使企业缩短了现金周期,成为时装行业的引领者。

  王国文分析说,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是ZARA在产品开发与预测方面具有强大的灵活性,使时装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变化,使原材料和库存最小化,也是供应链强大内力的体现。

  这是美国跨国企业通过供应链保障发展领先地位的经典案例。

  正视问题——我们的供应链差在哪?

  与ZARA这样的、在全球市场拼杀多年的美国跨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短板和不足主要在哪?

  王国文认为,从供应链基本流程考虑,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回收和执行这六个主要环节,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差距主要在供应链计划环节。其中,需求预测能力、供给和需求的协同能力、库存管理能力是三个主要方面;以及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和能力建设。

  (1)需求预测能力:在物流与供应链越来越重视前端的趋势下,跨国企业广泛地采用网络规划设计软件、大数据分析预测、全过程库存优化管理等技术,在供应链全过程实现模拟仿真设计,提高力预测准确性,实现了全过程最优规划。

  (2)供给和需求协同:这一环节主要将订单拉动作为整条供应链的动力,均匀分配到所有环节,实现了约束理论下的效率最大化。

  (3)管理库存能力:库存的集中管理、提高库存流转效率、将库存管理系统(WMS)与生产与运营计划(S&OP)、与订单管理系统、产品交付系统有效连接,特别是在电子商务交付的情况下,将库存管理与线上订单和快递交付系统的有效连接,成为加快现金周期的关键。

  (4)供应链管理能力: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外包的比例在10年以前就已经达到80%左右。

  反观中国,特别是最近几年,各类生产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均投入巨资自建物流体系,这使得整个物流行业难以提升整体物流效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综合物流成本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物流产业的集中度低、共享程度低,使中国难以出现在国际上有竞争能力的物流巨头。

  可以攻玉——哪些经验可借鉴?

  正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中国企业,不断推进其全球化进程。美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在连续对美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行业的跟踪研究的过程中,王国文认为,即使考虑到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诚信体系等诸多因素,美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行业有很多方面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王国文告诉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记者,现在美国物流业做的事情,就是未来中国10年到15年要做的事情。

  (1)“互联网+物流”:2000年王国文参加美国物流协会年会的时候,当时的主题是“重新定义物流。COM”,讨论的核心就是电子商务对物流的革命性影响,物流的所有活动都上网了,电子商务改变了物流运行的方式,而物流也成为电子商业的支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物流”。

  (2)两业联动:2001年的主题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个主题强调的是物流公司与物流公司之间、特别是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建立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彼时,美国物流业与生产制造业的长期合同关系都在5年以上,涉及到资产、人员、网络的完整的外包管理,在中国叫“两业联动”。当时,美国制造业物流外包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0%。尽管国家的政策、规划多次强调制造业的物流外包问题,目前从中国物流成本(总需求)与物流业增加值(总收入)的比例,就可以看出,中国物流外包的比例还仅在50%左右。

  (3)RFID:2004年美国物流协会的主题是“远见、速度、价值”,强调了物流界的眼光和视野的问题,更强调了时间在价值创造中的关键因素,其中的热点,就是美国国防部和沃尔玛所讲的RFID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那个时候,王国文曾经说过,RFID“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4)供应链管理:到2005年,美国物流协会(CLM)更名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协会的更名标志着产业的第二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一次是从配送到物流,第二次更名,则标志着全球物流进入到供应链时代。供应链概念开始广泛引入中国。最近这几年,CSCMP年关注较多的是绿色、低碳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

  (5)加强基础研究:纵观美国物流行业过去十几年的发展,王国文认为,最值得中国企业关注的是其务实精神。每年的年会之所以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会议,是大会一直在关注行业的变革,关注最新的工具和方法论,将最新的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在会员中分享。

  随着知识外溢的效应,王国文表示,中国物流业在不断缩小与美国之前的差距,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物流、大数据和智能应用领域。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对底层技术的开发和把握。在底层技术、基础研究领域,仍然还有较大的距离。

  题外之话

  2016年CSCMP中国大会与往年有何不同

  将于今年9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CSCMP中国大会已经是第七届。

  (1)观点:据王国文透露,举办CSCMP中国大会的初衷,就是让国内物流业不出国门就可以聆听全球供应链思想领袖的声音,把握物流与供应链的最新动态,直接获得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论。

  (2)亮点:第七届CSCMP中国大会,除了秉承CSCMP一贯的价值-“做最干净的会”之外,新的亮点集中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对物流与供应链的影响和冲击;集在绿色、低碳物流的发展;集中在分享物流和共同配送体系的形成机理,也有传统物流的“互联网+”的转型升级的探讨以及供应链金融的主题。

  (3)焦点:王国文向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微信:cn156news)记者强调,本届大会还从宏观上响应了“一带一路”的倡议,用相当的时段,探讨跨过企业、本土企业在“一带一路”的商业机会。这些案例,都是由亲身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企业家讲诉。

  会议选址有深意

  记者注意到,第七届CSCMP中国大会会场选址在西部城市成都,这有怎样的深意?

  王国文告诉记者,选择在成都召开本届年会的确有着特殊的考量:

  (1)特殊的地理位置:成都作为西部经济中心城市是连接“一带一路”的物流枢纽城市。如果从区域供应链、全球供应链的角度看,程度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供应链核心节点。

  (2)较好的产业基础:成都自身制造业基础好、物流需求基础好、物流产业发展潜力空间大,这是处于行业自身特点的考量。

  当然这一切都是了契合提高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这一核心。

  (3)供应链能力是核心:王国文认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调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提升企业和社会的物流与供应链内力,是降低交易成本、加快现金循环周期、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纵深推进之年。发挥物流与供应链能力,促进产业和服务能力聚集,是内陆区域发展、连通“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

  (4)把握趋势者占先机:伴随着电子商务、移动通讯、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经济等迅猛发展的浪潮,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将成为最大的服务业,成为下一个最大的“风口”。如果说“互联网+” 将重塑商业模式,“供应链+”将是决定所有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而低碳物流、绿色供应链将“嵌入”所有领域。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