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今日(9月12日)发布《零售新变革下的数字化供应链》报告指出,零售新业态模式下,传统供应链亟待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而大数据、智能化软件和物联网硬件的迅速成熟,将为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带来巨大的变革机会。
“零售新变革对传统供应链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供应链必须快速调整方向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客户创新需求,这对灵活性和敏捷性较差的传统供应链体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及零售业务主席、数字化研究院院长丁杰表示。
丁杰认为,传统供应链首先要厘清自身所面临的挑战,其次积极利用大数据、智能化软件和物联网硬件等先进技术,结合实际客户需求,制定创新的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贝恩公司与G7汇通天下合作,对超过50家业内领先的供应链企业展开调研,包括品牌商、物流平台、物流商、零售商、2C及2B电商平台。研究发现,需求预测难与配送成本高是目前供应链领域的首要难题,有近七成受访者表示感到转型压力非常大。
在需求预测方面,随着消费者逐渐“部落化”,新品的生命周期急剧缩短,导致预测、库存控制和生产弹性都面临巨大挑战。企业内外部数据可见度低,更是提高了预测难度。面对大幅增加的SKU数和订单频次,许多企业往往面临“分析师人手不足、分析深度不够”的尴尬局面。
在配送成本方面,随着零售升级,消费者的碎片化需求和极高的时效要求导致“最后一公里”终端配送成为物流中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领域之一。以即时配送领域为例,自2016年起,除了美团、饿了么等外卖企业,盒马鲜生、超级物种、沃尔玛、天猫商城等新零售品牌也纷纷启动即时配送服务。虽然参与者众多,成本却高居不下,每单配送费往往在10元至15元。除去地段最好、单量最大、客单价最高的少数头部门店,绝大多数参与者目前尚未实现盈利。
其他挑战还包括:线上线下物流体系分立、仓储管理复杂化、运输规划复杂化、B2B电商平台物流成本高。
报告指出,零售新业态模式下,传统供应链在数据库建设、产销规划及运营效能提升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机会领域,亟待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基于上述挑战,贝恩向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以服务零售新变革的企业提出以下六项建议:
1.基于大数据提升预测能力。提高数据收集能力和数据质量,结合算法优化手段提升需求预测准确度;
2.建立线上线下整合的一体化的物流体系。整合两套分立的体系,提升库存、仓储及运输的综合利用效率及响应速度;
3.在大数据驱动下优化仓储供应链布局。在数据驱动下,优化仓储点及物流路线布局提升效率;
4.通过智能调度体系及自动驾驶技术优化运输城配效率。基于数据的自动调度、规划及配载系统来提升复杂运输体系的效率,中远期积极利用自动驾驶等新一代技术的创新机遇。贝恩预测,自动驾驶技术将在2020年左右出现众多商用路试方案,2025年前后有很大机会在物流、无人出租车等行业率先出现大规模商业应用,对物流运输领域产生颠覆性变化。
5.利用智能调度、众包模式及前置自提综合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最后一公里配送在强调客户高时效体验的同时,结合智能调度技术及创新的物流模式来降本增效;
6.提升区域浓度、共享仓配服务以共同降低2B电商平台成本。提升区域浓度,同时打造共享不同品牌、不同客户之间的仓配服务,是降低平台配送成本的有效途径。
以下为报告摘录,获取完整报告下载链接,请在物流指闻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化供应链
一、零售新变革下供应链面临的挑战
零售新变革对供应链的冲击与挑战是全方位的,将会拉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根本性的变化。从我们的研究看来,传统的供应链各环节在面对零售新变革的时候都存在明显的痛点。
基于研究中受访企业的反馈,以上列出的问题具备相当的普遍性。尤其是在需求预测及配送成本方面, 将近七成供应链参与者均感到转型压力非常大。
1.需求预测及敏捷响应
我们的研究显示,消费者需求分散导致的订单碎片化、产品定制化给生产端带来了大量压力。过去消费者需求相对单一,因而规模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在传统品牌商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消费者逐渐“部落化”,新品的生命周期急剧缩短,导致预测、库存控制和生产弹性都面临巨大挑战。
企业内外部数据可见度的制约是导致需求预测难和供应链敏捷度差的关键因素。很多传统行业零售商过去采用层层分销的方式,除了部分大型经销商外,并不具备到次级经销商及门店的数据可见度。其次,许多企业内部不同渠道、不同区域间的数据也尚未打通,无法做到全局协同。线上线下分开的物流体系 带来了诸多的额外成本,日益成为品牌商的挑战。
此外,大量企业在预测系统的升级以及相应分析团队的能力建设方面也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目前的预测及备货方法多参照历史同期表现,缺乏对外部信息的合理整合,并且分析绝大多数由人工完成,面对大幅增加的SKU数和订单频次,往往面临“分析师人手不足、分析深度不够”的尴尬局面。
2.线上线下物流体系分立
很多传统行业零售商过去采用层层分销的方式,除了部分大型经销商外,并不具备到次级经销商及门店 的数据可见度。此外,许多企业内部不同渠道、不同区域间的数据也尚未打通,无法做到全局协同。线上线下分开的物流体系带了诸多的额外成本,日益成为品牌商的挑战。
3.仓储管理
随着消费者对“时效”要求的逐步提升,供应链长度也随之不断缩短,使仓库布局越来越贴近终端,由此涌现了前置仓、门店仓等大量新模式。但此类前置仓储点有限的容量却增加了运营难度和成本,渠道融合和订单碎片化也对传统仓储的管理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