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下沉 阿里京东拼多多们重塑新战局
7月30日,京东拼购披露即将在9月份开放微信发现-购物入口。京东方面表示,为持续加大对下沉市场的拓展力度,拼购业务部内部已更名为社交电商业务部。
今年以来,电商行业讨论得最多的关键词不再是新零售,而是下沉市场。作为下沉市场的代表,2018年拼多多和趣头条的快速上市,刺激了一众投资者和互联网公司的敏感神经,原本不被看好的三线以下城市,成为各大企业追捧的风口。究其原因,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渐失,行业天花板已现,下沉市场成为电商新增用户的粮仓。
所谓下沉市场,是指国内三线以下城市,以及广大乡镇农村地区。Mob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下沉市场用户规模高达6.7亿,相当于我国总人口的一半,这一人群因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始“触网”,更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虽然对价格敏感,但平均消费增速远高于一二线城市,是电商平台用户的增量来源,也是未来值得高度关注的新兴市场。
在过去的上半年里,大量的电商平台在下沉市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既有阿里重启聚划算的大动作,也有京东全面押注拼购业务和各类专卖店的新举措,作为下沉市场代表的拼多多则积极推动农产品上行,并通过补贴iphone的方式反攻一二线城市。电商企业在下沉市场的这一轮跑马圈地,是否会比当年大举新零售旗帜进军线下实体店来得更激烈?
1 下沉+社交
拼多多先布局,巨头瞄准社交电商
在甘肃临夏市从事快递工作的李文和对“电商下沉”深有感受。
李文和向新京报记者表示,2009年一小部分外地人来到临夏市和政县开始做“三通一达”的加盟店,让当地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始成熟起来,其后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在县城里流行,电商平台在县内的发展飞快。
作为我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临夏市距离兰州市中心120公里,是典型的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电商平台对当地的下沉颇有代表性。据了解,由于主打性价比,拼多多在当地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其次才是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
“拼多多上商品的价格这么低,其他电商平台很难竞争。”李文和认为,当地的用户是通过拼多多才开始接触电商,淘宝反而是在拼多多兴起后才有更多的使用,“相当于拼多多培育了这一电商市场。”
拼多多先于淘宝抵达下沉市场并不奇怪,主要原因是支付宝的渗透率不如微信支付,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微信是每个用户的标配,借助微信流量崛起的拼多多也得益于此。
刘俊浩也明白这一道理,对于开传统电脑数码店的他来说,需要学会与电商平台合作。他所在的潮州是广东典型的三线城市,虽然与广深的距离并不远,但当地的消费水平有限,各大电商平台在这座城市的渗透率并不高。
早年一直从事电脑销售工作的刘俊浩在2012年成为华硕电脑的授权店,不过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电脑的需求迅速走低,再加上电商渠道的分流,电脑实体店的销售量在潮州当地日渐乏力。
去年10月,刘俊浩在京东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群的邀请下,成为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的一员,帮助京东在下沉市场卖电脑。与传统的数码专卖店不同的是,京东专卖店有属于各自的二维码,用户只需要通过二维码下单,店内的员工即可获得提成。
他向记者表示,在潮州当地,宗族意识仍非常明显,不少购买行为与熟人关系挂钩,因此这种通过社群、朋友圈鼓励店长、员工分享京东优惠活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7月30日,京东方面表示,为推动京东社交电商业务进一步发展,持续加大下沉市场的拓展力度,拼购业务部内部已更名为社交电商业务部。
2 红利消失
移动互联网用户减少倒逼电商主动下沉
从去年至今,电商平台纷纷瞄准下沉市场并非偶然。第三方研究机构Quest Mobile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移动互联网用户净减200万,而且用户使用时长的增速放缓至只有6%,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几近殆尽。
不过互联网市场并非全无机会。QuestMobile的报告指出,下沉市场在移动电商细分行业用户增速均较高,并且线上消费能力也在提升;目前下沉用户的电商渗透率仍低于全网,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这是电商平台主动下沉的主要原因——三线城市以下的下沉市场代表着电商市场的未来增长点。
美国投资公司Infusive Asset Management分析师黄炎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虽然ARPU值并不高,但下沉市场的投资是值得的,也是必需的,“中国的三线以下城市和地区有70%的人口,代表了未来十年五亿潜在的消费能力增长。这个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最近的6·18行业大促中,阿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纷纷借力打进下沉市场。京东集团副总裁韩瑞公布,6·18期间京东拼购3-6线城市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106%;阿里公布数据显示,6·18期间将通过聚划算为品牌增加3亿新客,其中三至五线城市购买用户和购买金额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这并不是电商平台对下沉市场的第一次进入,早在2013年,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率先到农村去刷墙,打响了电商下乡的第一枪。当时,农村的电脑数量并不多,不过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让农村人口直接走进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已经意识到这一市场的重要性。
2014年,阿里就提出淘宝下乡,以农村淘宝(村淘)的形式覆盖下沉市场,当时马云还提出千县万村计划,要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然而这一愿景落空,村淘的确帮助县镇地区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并未真正做到让农产品进城,再加上当年在政府补贴下村淘发展迅速,但补贴取消后即被打回原形,村淘最终只是成为网货集散点。2017年6月,农村淘宝宣布升级,将原有独立的农村淘宝App里的商品和商家统一到大淘宝的体系中,村小二代收件的佣金减少,更多地需要他们去做推销。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向记者表示,农村淘宝的合伙人计划更多的是渠道下沉,但并没有完成农产品的上行工作。在他看来,由于该计划存在政府补贴,不少村小二为补贴而开设村淘,最终导致这一项目走样。
不过,今年阿里再次掀起对下沉市场的推进,这一市场已经成为其进一步突破线上零售天花板的最大动力。根据阿里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2019财年新增年度活跃消费者中,超70%来自下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