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电商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除了拥有C2C淘宝、B2C天猫、B2B1688、天猫国际及蚂蚁金服等外,阿里巴巴还打造了一条完整的电商产业链,茵曼、申通、圆通、苏宁云商、银泰等无不受益于阿里的扶持。然而,在电商以外的领域,阿里又深陷另一道“魔咒”——不少被收购的公司发展惨淡。
从虾米音乐、天天动听、优酷土豆、UC等大文娱类选手,到雅虎中国、口碑网、豌豆荚、中国万网等互联网公司,这些年来大部分被阿里收购的企业似乎都陷入了一个怪圈——独立经营时以行业独角兽著称,进入阿里系后,则纷纷从头部玩家中掉队,声量渐小甚至销声匿迹。
投资并购是资本市场的常规运作手法,只是相比于同为互联网巨头的腾讯,阿里的收购为何频频失利?一直以来在试图构建自身庞大商业“帝国”的阿里巴巴,在当前互联网行业水深火热的换挡期下,该如何坚固自己的城池?
阿里并购,陷入怪圈
阿里的并购业务,一直是一个怪圈。
2005年8月,阿里全资并购中国雅虎。 在当时,马云希望利用雅虎的搜索技术,为淘宝带来更大的流量。但实际上,雅虎不但没有为阿里带来收益,阿里每年还要向雅虎支付约5000万美金的技术使用费。八年后,雅虎中国宣布停止提供服务,一代搜索引擎霸主就此陨落。
2006年10月,阿里将与大众点评齐名的生活服务平台口碑网收入囊中。作为当年最大的生活服务类网站社区,阿里巴巴收购口碑网后先后将口碑网并入雅虎中国以及淘宝网。本以为淘宝网巨大的流量能够给口碑网导流形成强强对话,但后来居上的大众点评和美团网却把口碑网抛在了身后,口碑网沦为淘宝内无足轻重的点评平台。2011年,口碑网停止运营。七年之后,重新启动的口碑与饿了么合并,再一次沦为阿里旗下其他应用的附属品。
也是在2006年,阿里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完成对饿了么的全资收购。然而,率先打响国内外卖革命的饿了么,却被后起之秀美团外卖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迅速反超。尽管阿里先后派出口碑和百度外卖进行支援,但饿了么终究还是难以抵挡对手的攻城掠地之势。
如今,饿了么市场份额和用户方面数据均弱于美团。券商数据显示,交易额方面,2020年2季度美团外卖交易额为饿了么的2.7倍,并且逐年挤压其他平台份额。餐饮外卖时长方面:美团占比68.2%,饿了么占比25.4%,其余平台占比6.4%。用户粘性、日均启动数方面,美团外卖的用户粘性为23.15%,而饿了么的粘性仅为22.56%。
虾米音乐的陨落是再一个抱憾的故事。2013年初,王皓在将虾米卖给阿里的同时,可能没有想到其一手打造的小众音乐平台会在八年后面临被关停的命运。 彼时,虾米正凭借“独立、小众、文艺”等标签处于各大音乐App的顶端,在移交给阿里时尚有2000万名注册用户以及高达六七百万的月活用户。
尽管虾米上聚集了一批数量不小的忠实用户,但由于当时用户的付费习惯尚未养成,导致用户付费率不足千分之五,而虾米在率先推出在线付费这一盈利模式之后,其微薄的收入并不足以支付高昂的音乐版权费用。 因此,仅靠融资过活的虾米很快便举步维艰,这才有了小而美的音乐平台委身于资本大鳄的故事。
然而,背靠阿里的虾米音乐却因为彼时阿里对虾米的忽视,直接导致在版权之争中,大量用户离开虾米音乐——虾米进入版权竞争时,那1%已经是有钱都买不到的状态。更多、更有价值的版权已经握在别家手中,且远未到期,用户只能看着歌单一点点“灰”下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里也并未对虾米音乐做出任何扶持,而是在2019年9月6日作为领投方参与了网易云音乐达到7亿美元的融资——这其实已经成了要放弃虾米音乐的信号。终于,2021年1月5日上午,虾米音乐发布官方声明,由于业务调整,虾米音乐播放器业务将于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务。
除此之外,UC浏览器、网易考拉以及豌豆荚等应用在被阿里收编之后也都未能逃脱江河日下的命运,而这一现象还因此引发了互联网圈内的调侃——凡是公布阿里要收购的企业,被收购企业的股价就会大跌;凡是公布腾讯要收购的企业,被收购企业的股价就会大涨。这或许就是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最好说明。
阿里并购,掌权硬伤
众所周知,阿里和腾讯都是资本大户,也是收购大户,但两者的收购逻辑有显著的差异。阿里的收购逻辑,是收购之后,换掉原来的高管或者创始人,派来自己的嫡系部队进行管理,但显然,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
首先,被收购的公司,已经完全无法按照创始人的规划来发展,严重偏离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也丧失了创业团队最初的激情。同时,阿里虽然对于所有的收购企业都要求绝对控制权,但阿里的团队又没有这个能力经营好。
比如,和虾米一样,此前同属于大文娱板块的优酷土豆(简称“优酷”)在被阿里收购以后,也开始在长视频平台大战中颓势尽显。而其之所以会在长视频平台大战中落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阿里部队的人事动荡。
在投入阿里的怀抱之前,优酷也曾经历了一段发展的巅峰时期。业务模式对标YouTube的优酷,以UGC内容生产模式为主,先后打败了56、六间房、酷6等一众玩家,成为全球首家独立上市的视频网站。两年后,通过与最大竞争对手土豆网的合并,优酷凭借近50%的市场份额,一举坐上了视频网站的头把交椅。
2016年4月,阿里以超过46亿美金的价格将优酷收至麾下,并赋予其大文娱排头兵的角色。然而,就在其他玩家疯狂砸钱购买热门版权并不断壮大会员规模之际,优酷却经历了四年三度换帅的人事动荡,以致于错失了版权大战中抢夺主动权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