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剖析(附产业链全景图)

2022-05-18 16:32

  智慧城市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一、产业链

  智慧城市产业链分为感知层、通信层、平台层、应用层四个层面。感知层包括摄像头、GPS、RFID、传感器、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通信层包括固网宽带、移动网络、物联网;平台层包括大数据平台、运营管理平台、云计算服务平台、城市数据中心;应用层包括数字支付、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智慧城市支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12.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为仅次于美国的支出第二大的国家。预计2022年我国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将达313.8亿美元。

数据来源:ID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企业热力分布图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重点企业分析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感知层分析

  1.RFID

  自2010年中国物联网发展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国RFID及物联网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2019年,中国整体宏观环境遇冷,市场增速下降,但整体仍保持增长趋势,市场规模约为1100亿元。2020年,基于RFID技术应用领域越发广泛,RFID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20年末我国RFID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预计2022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601亿元。

数据来源:RFID产业联盟、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可穿戴设备

  近年来,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近1.4亿台,同比增长25.4%。

数据来源:ID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传感器

  传感器是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2510亿元,同比增长14.7%。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感器这一产业在互联网力量的赋能之下日益受到重视,日后再叠加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传感器行业市场可期。预计2021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2951.8亿元,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315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重点企业分析: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通信层分析

  1.5G

  近年来,5G基站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全国5G基站为142.5万个,全年新建5G基站超65万个。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155.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5.5%,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新建5G基站13.4万个。

数据来源:工信部、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物联网

  在政策与技术的支持下,中国物联网市场蓬勃发展。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7%。随着政策支持及技术的提升,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预计2022年将达2.1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重点企业分析: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资料来源:互联网周刊、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平台层分析

  1.大数据

  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产业规模日趋成熟。在互联网快速普及、物联网加速渗透的背景下,PC、手机、传感设备等全面兴起,推动全球数据呈现倍数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奠定了庞大的数据基础。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逐渐增长,2020年大数据产业规模超1.1万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14224亿元。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