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俄乌冲突引起的高油价,刚有所缓和,欧佩克+就推出了减产计划,其中蕴藏着俄美斗法,但对物流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本文就油价对物流的未来发展影响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俄乌冲突,国际油价居高位俄乌冲突这场21世纪以来最为重大的地缘冲突,正在席卷全球,对世界的政治、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物流行业不可能独善其身,甚至影响更为深远。
单从经济体量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GDP在全球占比并不高,仅占全球2%,但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对俄乌两个国家,而是世界性的,更是对全球供应链灾难性的打击。俄罗斯作为能源大国,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排名世界前列,长期以来原油出口量占全球10%以上,天然气更高。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北约和欧盟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的包括能源在内的一系列制裁行动,使国际原油价格大涨,突破100美元,创近8年新高。原油离我们很近,可以说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原油的身影,与之息息相关。国内成品油价上涨的“始作俑者”,在于国际局势的动荡造成的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国际原油大幅上涨,推高了国内汽、柴油价格,必将对物流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说疫情对物流业是一只“黑天鹅”,那么此次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绝不比这只“黑天鹅”要小。俄罗斯对欧盟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双边贸易的比重达到70%,欧洲禁止进口俄罗斯的石油,不仅对自身,将对全球油价产生推升作用。原油价格刷新历史最高价位的脚步正在靠近,石油供应紧张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
马斯克有一句名言:锂电池就是新的石油。俄乌冲突的爆发在导致石油、天然气的价格急速拉升的同时,对大宗产品也产生影响,特别是锂电资源。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在50万元/吨左右,而在2021年初,碳酸锂价格仅为5万元/吨;与此同时,钴价也从去年初的不到30万元/吨上涨至目前超过55万元/吨,涨了近一倍。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镍生产国,受近期俄乌冲突的影响,镍价格也出现猛涨,仅硫酸镍的价格变化,就使得三元材料价格每吨上涨16万元至25万元。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及欧盟各国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制裁有增无减,数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情况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欧洲陷入能源困境。今日欧洲的能源困境,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没有能源的独立,就没有安全可言,俄罗斯作为石油大国的供给变化会对全球能源供需格局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应从正在形成世界油气新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当然这是国家大政方针,下面还是说我们的物流吧。
目前俄乌冲突不仅没走向谈判,而且有持续加剧的迹象,原油上涨的大趋势没有改变,近日,受到OPEC+组织将大幅减产消息的刺激,国际油价自10月3日开始连续四天上涨,美油累计涨幅达到11%,布油涨幅达到7%,叠加呼之欲出的G7与欧盟将对俄油实施价格上限的消息,我们相信,将进一步收紧原油供应,推高油价,高油价将是未来很久时期的常态,物流行业应为此做好准备。
二、公路物流,挑战之下有契机
公路物流,一头关系着民生保供,一头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20年中国公路货运市场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占比超过总货运量的70%。
受国家油价震荡上行影响,国内成品油进入新一轮调价通道中,油价的大幅上涨,对我国公路货运的成本将有深远影响,公路运输行业运转艰难,运输从业者面临运营成本增加难题。油品需求具有刚性,油价上涨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当其冲的是公路物流,油价上涨的速度令货运司机害怕,毕竟每一脚油门踩下去都是“钱”,这种长期的、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将对公路物流产生深远的影响。拿快递来说,通达系燃油成本占运输成本的比重约为25%,顺丰燃油成本占运输成本的比重约为30%,因为顺丰运输涉及到航空货运,所以燃油成本较高。在主要上市快递企业的财报中,几乎都将燃油价格上涨作为主要风险之一。快递相对来说,是油价影响相对较小的细分行业,目前在公路运输领域中,燃油成本占运输总成本的30%左右,是较大的支出项之一。而接连上涨的油价,势必会给运输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专线来说,运营成本将提高12%左右。加之,近年来,公路货运行业本就低迷,运价、货运量逐年下降,而油价却一路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让原本就很小的利润空间被再次压缩,燃油价格上涨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型物流企业能够依靠规模效应摊销油价上涨带来的新增成本,中小型物流公司和个体运输司机受油价持续上涨的影响更大。油价上涨导致的物流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已成为客观事实,既然不能避开,那就要解决,申通总部主要通过向“三桶油”规模性采购柴油的模式,满足使用需求,即在全国主要转运场地建立油库,自有干线运输车辆可以在油库加油,价格相比零售市场优。申通还通过信息化技术降低运输成本,借助数字化信息,实现在油价探查、智能加油推荐、ETC卡优化、甩挂推荐等多方面推动降本增效。为应对油价升高带来的成本上升,许多物流企业通过持续的精细化运营和技术,来缓解未来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大的物流公司具有强规模效应行业,依靠精细化管理,线路的优化等,有望摊薄新增燃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