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进博会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是俄乌冲突之下,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中的一抹亮色,更是全球物流企业新品首发地、前沿技术首选地、创新服务首推地,在第五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众多国际、国内快递物流巨头亮相。
聚焦进博会,我们可以触摸到物流的时代脉搏,感受到物流的生态趋势,从中可洞察百年巨变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大势,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东方之约,百年巨变下的中国机会
第五届进博会如期举办,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分享发展机遇的信心和决心。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跃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攀升,中国市场充满希望,充满魅力,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中国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进博会是跨国企业与中国市场的约会,让跨国企业看到中国市场的强大潜力,跨国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中国不是单纯的生产基地,而是充满希望的市场,也是跨国企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赋予跨国企业新的增长曲线。
进博会是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务实举措和亮丽名片,五年来,进博会越办越好,持续释放溢出效应,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在《美国芯片法案》出台之际,多家国际芯片巨头来了,英特尔、AMD、高通、ASML等国际芯片巨头皆参加了本届进博会。
进博会吸引了包括美国大型半导体企业在内的一众跨国半导体企业参展,覆盖从半导体制造设备、晶圆制造、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等多个生产环节。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等媒体评论认为,美对华芯片禁令不仅导致各大芯片企业面临收入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也没有削弱全球芯片企业看好中国的信心。
特斯拉、微软、Meta、爱立信、西门子等跨国科技企业,透过进博会,加码对中国的投资。深耕中国市场,展现出他们看好中国潜力,拥抱中国市场的姿态与决心,展现出中国市场对于海外企业强大的吸引力。
进博会上,不管是新朋友还是老朋友,都有一个共识:要在中国市场大显身手,进博会是最好的舞台,进博会成了全球优质企业对接中国市场的快捷渠道,通过进博会,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展商成为了投资商。
进博会持续扩大其溢出效应,越来越多的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让跨国企业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潜力,进博会,不仅是展示行业科技成果,更是分享市场发展机遇。
进博会的举办让全球商家看到中国市场释放的巨大潜力,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买全球”的市场。
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以此布局中国大市场,英特尔与当红齐天、中国移动、中兴通讯携手,共同打造新一代元宇宙电竞VR异地对战解决方案。
当然,也少不了物流快递企业的身影,本届进博会上,联邦快递,ups,DHL等国际快递巨头也悉数登场,并加码投资,目前,中国国内仍是最具吸引力的物流市场。
持续深耕中国DHL,近年陆续投资上马多个设施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先后在泰安、银川、宝鸡等地开设直营服务中心,谱写在华发展新篇章,彰显对华的信心和实力。
联邦快递,UPS强化了中国大陆地区的近十个省市的服务网络,这三大巨头,今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更多中国本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更多服务便利,
电商与物流密不可分,世界著名的电商,亚马逊宣布,其海外购首个前置保税仓将于2023年落户宁波;而海运龙头马士基即将在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投资建设自动化、数字化、多渠道、多功能(Omni-channel)的国际物流分拨及配送中心。
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使更多国家和企业希望搭乘中国发展的的“快车”,国际物流企业也不例外,借助进博会把握市场先机,实现加码中国先人一步,其逻辑,是中国的发展潜力,百年巨变下的中国机会。
正值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面构建之时,进博会将成为进一步挖掘潜在商业机会的重要渠道,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增强,共享发展机遇成为主旋律,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进博会是世界级贸易展会的顶级盛会,跨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初心不变,对中国市场长期向好发展的信心不变。
二、跨境出圈,国货出海下的世界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进博会是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但在进口潜力进一步释放的同时,“国货出海”变成新热潮,在大循环、双循环的新格局下,国外的商品涌入中国,而中国的商品则要走向世界,折射出中国企业分享全球广阔市场机遇的信心与决心。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这里的开放是对外的开放,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开放,“卖全球”成为潮流,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主旋律,而进博会为中国商品出海搭建了新平台、注入了新动力。
跨境电子商务这种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推进了全球供应链市场爆发式增长,跨境,不仅中国企业要作为买方,更应作为卖方。中国卖家在品质和规模上具有优势,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越来越受欢迎。
依托于国内蓬勃发展的产业带,高质量增长的中国产业链推动国货出海成为新风口。从去年至今,中国制造出海势头强劲、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汽车的传统制造基地——欧洲攻城略地(相关文章可参考本公众号近期发布的原创文章《中国新能源汽车抢滩欧洲》)。
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子产品和服装品牌,已经不再仅仅为国外品牌做代工,而是逐渐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
空中客车最新发布的2022-2041市场预测,未来20年全球国际贸易规模将扩大一倍;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年增长近10倍,去年规模达到1.92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