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淘宝京东,小红书电商怎么办
小红书电商,再次走到分岔路口。
不久前,小红书与淘宝天猫达成战略合作,推出“红猫计划”,宣布双方进一步开放融合,打通从种草到购买的全链路,共同助推商家生意增长。
此次合作的重点在于,双方将首次打开效果广告链路,共同新增笔记下方“广告挂链”功能,前期加入试点的品牌在小红书投放内容后,可直接跳转至淘宝天猫。
往后品牌商家不仅可观测从种草到转化的全链路投放效果,提升投放效率,淘宝天猫也将加大投入,为商家种草笔记进行加热、投流,提升消费互动。据悉,后续双方的合作还将持续开放给更多优质品牌商家。
而就在双方官宣合作后不久,京东也被曝出将与小红书达成合作,且合作方式或与此前的“红猫计划”类似,小红书内的商品链接也可直接跳转至京东页面。有媒体称,京东已证实该消息属实。
正值618的关键节点,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电商业务发展的小红书,突然选择将站内流量“拱手相让”,着实让行业内外感到意外。
对于淘宝京东这些综合电商平台来说,“眼馋”小红书的流量和种草能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今年年初淘宝打响“增长战役”时就指出,今年会在外投资源的采买上加码,助力商家的用户增长。
如今像是B站、知乎等内容平台,都长期为淘宝京东引流。自2023年开始,B站就先后与淘宝联盟、京东联盟、唯品会共建了星火计划、京火计划及唯火计划。今年618,B站更是强调会持续强化开环合作。
但小红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近两年对于闭环电商的坚持是有目共睹的。
2018 年阿里巴巴领投小红书D轮融资并启动内容互通测试,2020 年小红书首次向淘宝开放外链权限,但后来又切断外链,转而与第三方服务商合作,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电商闭环。
小红书曾多次明令禁止站外交易
此后,我们看到小红书又不断推出新举措来强化电商业务。2021 年推出 “号店一体” 机制,降低开店门槛,允许商家账号直接关联商品笔记;2022 年发起“回家开店计划”,吸引品牌商入驻;在直播电商方面,近年来也吸引了众多知名品牌和明星主播,推动了电商业务的增长。
然而,尽管小红书的电商业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成熟的电商平台相比,仍存在商家规模不足、商品丰富度不够、供应链体系尚未完善等问题,其电商GMV规模仍与其他平台相差甚远。
换而言之,小红书其实也明白闭环电商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但长久来看又是商业化道路上必须坚持的方向。既然目前站内流量的转化率不及预期,与其白白浪费,不如跟淘宝京东谈好合作,向商家开放官方外链——先把钱挣到手,再谈长远发展。
因此小红书的这一次方向转变,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有过征兆。
去年年底,小红书商业化业务明确了2025年三大方向,其中就包括“生态上走向更大开放,未来将直接与更多平台、不同行业商家品牌、MCN机构等形成连接。”
开放是为了合作,合作则是为了共赢。除了对商业化收益的考量以外,小红书想做好电商,现阶段确实也需要“专业平台”的帮衬。
电商新一轮竞争,是供给之争
随着电商行业发展到今天,“供给”已经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都在争夺的筹码,小红书电商在这一领域并不具备优势,这也是其如今不得不选择“妥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回顾过去十年里,行业竞争的焦点几乎一直都是“低价内卷”。像是拼多多横空出世,在淘宝和京东之间撕开一道口子。后续抖音和快手虽然和小红书一样是内容社区出身,但凭借直播和短视频也牢牢占据了“低价”心智。
就像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当初说的:“我们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满足用户心里占便宜的感觉。”这一点,放在当初的抖音和快手身上也同样适用。
但如今的风向已经截然不同。当初无休止的内卷给行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不仅商家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也破坏了消费者体验。
因此在过去一年里,电商行业迎来了拨乱反正的转折点:“仅退款”等内卷阶段的产物逐渐被淘汰,平台也转向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优质供给。
像是拼多多为了推动新质供给的持续涌现,今年全面启动了“新质商家扶持计划”,投入100亿元资源包,优选具备产品、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商家、新质品牌,进行产品、营销、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链路扶持。
还有淘宝今年持续打击羊毛党、山寨抄款、恶意店群、AI假图,推出“真实体验分”,鼓励商家做好品质等等,也将“扶优去劣”的态度贯彻到底。
在此背景下,“优质供给”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流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但小红书在这一领域短时间内还无法建立起优势。
去年,小红书正式明确了自身“生活方式电商”的定位。通过满足用户对于品质生活、个性化商品的追求来实现差异化竞争。
这一思路确实很符合小红书的社区氛围,也给很多侧重设计的服饰、家居、文玩珠宝等行业商家带来了机遇。
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可能更适合那些用户愿意为了兴趣和小众需求买单的非标品。
一方面,此类商品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众,难以支撑起大规模的电商业务。而标品的市场需求庞大,且用户的购买习惯已经集中在少数几个综合电商平台上,小红书想要在标品电商领域与这些巨头竞争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电商”对于商品的品质、服务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来保障用户体验。而小红书在这些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开放外链合作可以借助其他电商平台的现有体系,弥补自身的不足,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于不同类型商品的需求。
从这一点来看,对于目前难以建立优势的标品行业,小红书电商的最优解还是开放合作,但同时也需要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因此在与淘宝天猫达成最新合作时,小红书内测期间仅开放了美妆、母婴、个护、运动户外、家清、营养保健等行业,服饰等优势类目仍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总结来说就是,小红书的商业化,既要电商,也要广告,同时还要照顾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