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美的,看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觉醒

2025-08-06 21:23

  640 (1).png

  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形机器人“Televox”,直到近100年后,行业才被波士顿动力、宇树等科技公司再度带到科技前沿。当下,机器人赛道参与者众多,家电、汽车以及传动类的公司都纷纷切入到机器人赛道。

  如大型家电企业,产品种类丰富、本身就有家电智能化需求,因此许多巨头把智能化战略进一步延伸到机器人领域。

  如不久前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周云杰就发表演讲表示,他认为能同时解决家务、照护、情感需求的保姆机器人,注定成为比汽车更普及的家庭基础设施;还有美的作为本土家电企业中最早跨界进入机器人领域,在不久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家用人形机器人“美拉”也迎来全球首秀。

图片

  美的,成为“隐形的机器人巨头”?

  回首数年前,美的收购了库卡机器人,被行业视为“大胆跨界”,甚至有人不看好,但如今已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布局机器人赛道的经典案例。库卡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是一家有着126年历史的德国明星企业。

  为什么美的会选择直接收购库卡?

  一方面是前瞻的思考,早在2015年,美的就与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另外的一家安川电机合资成立了两家机器人公司;2016年,美的还耗资1.78亿元参投了一家名为埃夫特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在收购库卡前,美的已积极布局工业机器人,现在回头来看,美的初衷可能是“降本增效”。

  另一方面,美的自己需要机器人。从2012年开始,美的大规模投用机器人,以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加入美的后,库卡也借机打开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现在库卡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线,已经成为站在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工厂里,处处可见库卡的身影。库卡发展出的工业机器人业务,也已经越过简单的生产工作,将目光投向多元化、定制化的高端制造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产业。


  截至 2024年,库卡中国市场份额稳居 TOP4,今年5月初,美的自主研发的工业人形机器人“美罗”正式投入工业场景应用,这也标志着国产服务型机器人正式迈入智能制造核心领域。

  不知不觉中,位于佛山顺德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交付工业机器人超过8万台。现在以库卡、瑞仕格、高创、极亚精机等品牌为依托,美的已经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从硬件设备到智能系统的全覆盖,成为了全球前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也是机器人的“隐形巨头”。

  而进入2025年,这一轮机器人被行业热捧的核心原因就是大模型打开了所有智能终端的进化上限。

  所以,在库卡等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美的“人形机器人”亮相很快,而且能兼具工业特征和智能化应用迅速的双重特征。就家用和工业场景而言,家庭场景复杂度更高,主要考验的是机器人推理决策能力、柔性操作能力,工业机器人为美的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提供了核心零部件上的技术积累。

  《节点财经》了解到,美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于2024年成立,在整机方面今年布局了类人形,全人形,及超人形3个机器人平台,目前正在推进核心关节、传感器,以及手、仿生臂/腿等零部件的技术研发。

  一位机器人硬件工程师对《节点财经》表示,从行业竞争上来看,美的这种家电巨头,可以用家电的利润给机器人更多支持,人形机器人虽然后发但“跑得够快”。公开资料显示,接下来的三年里,美的准备至少投入500亿元用于研发,重点瞄准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这些前沿科技领域。而其他机器人企业融资10亿+,就已经是“天花板”了。


  ‌今年,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商超补货、无人药店等封闭/半封闭场景展开应用;也有美的、海尔等厂商研发出能完成部分家务、助老等任务的机器人原型机,但量产和普及仍需时间验证,不过这种大手笔的“技术军备竞赛”式投入,巨头们给得起也押得稳。

  巨头们在“赛博世界”的破壁优势

  对于家电巨头们进军机器人,大家常常有一个误区,即未来家电企业是不是都会生产机器人呢?

  其实人形机器人和家电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人形机器人与智能家电的有机结合,更有助于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主动服务”,如你脱下来的脏衣服让机器人主动塞进洗衣机、洗好的衣服机器人自动晾晒。

  所以,机器人 “赛博梦”的落地的重中之重,就是技术必须服务于真实需求。

  例如在智能家居方面,美的正在探索人形机器人在4个典型场景的应用:收纳、清洁、洗衣、做饭。花费巨额资金和漫长时间研发高精度人形机器人是必要的,巨头们先将机器人技术融入到现有的家电产品中,解决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痛点也是必要的。大部分家电都有可能和人形机器人结合,洗衣机、冰箱、洗碗机等都有可能。这种“小步快跑”的策略,对企业来说更加务实,也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

  其次,突破“赛博梦”的技术断层,仅靠单一技术无法构建智能生态。

  以研发为例,美的集团与机器人相关的研究机构就不止一个。除了高端重载机器人全国重点实验室(美的蓝橙实验室)之外,美的集团旗下中央研究院、AI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都与机器人产业息息相关。

  《节点财经》了解到,美的对机器人的研发团队不设 KPI考核,允许 30%的 “自由探索”时间,催生了双足平衡控制算法等核心技术,为人形机器人研发奠定基础。

  过去5年,美的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超600亿元,加速AI、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创新。

  如蓝橙实验室,是机器人领域唯一一家依托企业平台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定位是以战略装备产业高端需求为牵引,开展高端重载机器人的前沿技术研究。目前构建了一个本部、三个国际化分中心、两个产业化基地的系统科研创新和产业化格局。蓝橙拥有科研人员200余人,行业领军专家8人,国家级特聘专家8人,博士占比42%。

  2023年以来,蓝橙实验室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奖等13项科技奖项,实验室九项科技成果被院士专家组评定为国际领先,实验室主导或参与制定了机器人领域国际/国家标准13项,实验室专家担任ISO/TC299、ISO/TC110国际标委会委员。

  研发成果有广度、有厚度,才能为人形机器人进入生活提供坚实支撑。

上一篇

  • 没有啦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