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品网首页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微博
微信
旗下网站
叉车产品网
货架产品网
托盘产品网
仓储自动化网
物流软件网
首页
|
产品中心
|
企业黄页
|
商务采购
|
物流资讯
|
物流技术
|
应用中心
|
会展中心
|
专题报道
|
物流视频
|
作者专栏
专栏首页
作者库
首页
>
作者专栏
>
> 正文
物联网战略物流领域规划即将出台
2010-07-19 10:53
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一直以来,对于
物联网
的关注,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科研人员到普通民众,可谓热情高涨。然而相较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民生领域,物流业的声音显得小了很多。
难道在物联网的舞台上,物流业已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记者日前获悉,早在今年的1月5号,国家发改委就委托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我国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而智能物流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环境和安全检测、国防军事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行业,并列成为中国工程院开展调研的十大行业之一。由此可见,在这一波物联网经济浪潮中,物流业非但没有被遗忘,而且与其他九大行业共同参与,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此次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澄清物联网的概念,准确定义、分析范畴;第二,分析国际物联网的发展现状与方向;第三,开展我国物联网相关领域发展现状与基础调研。其中,北京邮电大学承担了此次物联网规划中物流领域的研究工作。而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李书芳告诉记者,物联网规划将于今年9月正式出台。
李书芳认为,我国物流业物联网发展基础良好。首先,我国RFID市场保持着快速增长,并且在物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其次,在物流领域服务业,主要是软件和信息服务发展较快,目前国内物流软件业尽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企业已经开始从产品精细化角度,逐渐向专业化、全面化方向发展;再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尽管起步晚,但发展比较快,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尤其是浙江、山东等地。
尽管如此,物联网在物流业的发展依然受到来自至少三个方面的制约。首先,最主要的瓶颈在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超高频芯片天线设计与制造、RFID卷标封装技术与装备、读写器关键芯片、测试技术和设备中间件和重要的营运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仍处于劣势。“目前在许多国家重大专项的材料采购中,核心芯片的报价都是国外的。”李书芳说。
其次是标准问题。目前RFID标准是“采用国际通行的标准”,还是“制定我国自主的标准,争取国际承认”的争论还没有定论;另外如何掌握二者之间的尺度也没有完全解决。“我国的物联网标准体系近些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还存在着‘政出多门’的局面。”李书芳坦言。
第三,跨行业和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亟待解决。我国建立综合性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步伐相对缓慢,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本价格仍然是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此,物联网物流领域的“十二五”目标被定为: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物流信息开发利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通过物流信息化军民互促的共建项目,在物流领域形成典型示范;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邮政重点物流行业的电子单证得到广泛应用;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要争取大幅度提高物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关键的基础性标准,重点行业应用标准和服务规范制定取得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成功运营的物流信息平台,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信息联动网络;信息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创新应用水平和提升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国家相关政策也为克服障碍,推动以物联网为特征的智能物流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将建立健全物流领域的物联网保障运用机制,理顺物流领域物联网应用的投入和运行模式——2013~2015年将持续巩固和深化发展,逐步形成物流信息化的体系,2015年初步建立起与国家现代物流体系相适应的协调发展的物流信息化体系。
具体来说,国家将开展八大重点工程:重点物流信息化标准研制试点示范工程、综合性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示范工程、军民物流信息化体系融合试点示范工程、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物流供应链信息化提升试点示范工程、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集成建设试点示范工程、重点领域的物流信息化提升试点示范工程以及物流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工程。
相关新闻
文章:
138948 篇
阅读:
8,629,410,661 次
小编推荐
高手过招!2025年东风商用车维修技能大赛首场决赛于山西平遥圆满收官
乘龙H5纯电牵引车:动力续航兼备,引领运输行业革新
IQAX助力TCL实现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实现超5万集装箱智能追踪
阅读更多文章
上一篇
高手过招!2025年东风商用车维修技能大赛首场决赛于山西平遥圆满收官
下一篇
RFID中国市场进入的最佳时机
作者推荐
王继祥
吴清一
张芸
李波
尹军琪
曾志宏
王国文
相峰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
我需要
设备采购咨询
物流规划咨询
立体仓库咨询
其它免费咨询
您的手机
手机验证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