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闻小鸟的欢快啼音、明媚天空不时掠过暖暖的风、柳树梢头顿然冒出的微绿嫩芽……无不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春天已经来临!这,不过是自然季节的春天,经济的寒冬仍在继续,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早日走出冬天,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天。RFID行业作为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在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各个行业的角落时,最终是否能够幸免?RFID行业的春天在哪里?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要做点什么呢?日前,RFID记者周军有幸拜访了深圳讯流科技总经理王洪洋博士。且听王博士为我们解疑答惑。
深圳讯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洋博士
王洪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先后工作于Lucent Technologies、中兴电信和香港中文大学。王博士对于RFID的研究起源于香港政府创新科技项目,曾领导课题组成功开发出一套符合ISO-18000-7的系统,并且发明了一套节省功率的算法。后创办了深圳市讯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公司智能货架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
RFID一直都在春天里
众所周知,RFID概念的诞生已有几十年了,即便是在国内的商业应用也已经好几年了。可我们还是习惯给它冠以高新技术的头衔,并推崇它是改变世界未来的十大技术之一。顶着耀眼光环的RFID技术这几年被炒得火热,然而其实际发展状况却似乎不尽人意,颇有一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在一些RFID行业媒体的眼里是如此,在部分RFID企业家们的眼里是如此,甚至在某些专家们的眼里也是如此。中国RFID联盟的秘书长欧阳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如果在未来三年解决了标准问题,成本问题,技术的成熟度问题。中国的rfid产业应用将进入爆发增长。根据技术发展的趋势判断,中国RFID产业大约在2012年左右爆发,迎来发展的春天。”
春天为何要姗姗来迟?难道我们真的需要再等三年?深圳讯流科技总经理王洪洋博士持有不同的观点,王博士认为“我们无需等待春天的到来,因为RFID产业一直在春天里。”王博士的这个观点就让记者眼前为之一亮。面对记者采访,RFID企业家们在谈到市场环境时多是一脸严峻,发展策略不是选择“冬眠”、等待“春暖花开”,就是将现在当作百年不遇的机遇,乘机做大做强。可见大家是真的感受到了“气候”的寒冷,所制定的策略也是基于“过冬”的想法,所不同的也只是面对的方式的不同。为什么王博士会认为我们已经在春天里,难道他没有感觉到“冷”吗?
“RFID的认知已经进入了一个误区。过冬,什么样才算是冬天?究竟是没有市场呢,还是因为竞争激烈,还是因为价格高呢。实际上市场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市场什么时候都是在激烈的竞争,再者往往也不是因为价格的问题,当然价格不能太离谱了。其归根到底就看你对市场,你对应用的项目,还有要解决的问题的理解到不到位?” 王博士的观点发人深思。
面对冬天,很多人都会说,咬咬牙,冬天终会过去的,春天终将会到来。也许,在过去很多年,这个规律没有被打破过。金融风暴席卷而来以后,有专家的指点迷津、有政府的保暖措施、有企业的抱团取暖,有传媒的出谋。当所有人在为过冬做准备时,再没有人注意、没有人质疑现在是否真的就是RFID的冬天。仔细想来,从2005年10多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到2008年近40亿元市场规模,再到2009年预测的将近60多亿元市场规模。如此高成长性的市场,如此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