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再攀高峰——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
2011-01-20 17:37
何黎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法人代表)。兼任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亚太物流联盟副主席,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副主席等职。参与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起草和讨论工作,提出有关扩大消费、搞活流通等政策建议,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自2001年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更名以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一家全国性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本着为会员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的宗旨,对促进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010年11月2日召开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四届四次理事会上,何黎明当选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新一任会长,即将步入“10岁”的中物联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日前,围绕当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和“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作重点,何黎明会长接受了《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的专访。
大力推动行业发展
记者: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一年多来,中物联在《规划》的推动、落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何黎明:为政府服务,做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是我国行业协会的重要职能,同时也是争取政府对行业支持的有效途径。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了关于税收、交通、投融资、支持物流企业、促进物流园区发展和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等六个方面的“60条”政策建议。目前,税收试点企业范围进一步扩大,融资贷款额度进一步增加,甩挂运输试点政策开始实施,国家对重点物流项目的支持越来越多,力度逐步加大,许多地方政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同时,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接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七个专项规划中的四个,分别是“全国物流园区规划”、“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规划”、“商贸物流规划”和“物流标准化发展规划”。目前这些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基本完成。
中物联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为物流行业争取政策,为物流企业带来实惠。经中物联汇总推荐,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税务总局已批准593家物流企业进入物流业税收试点企业;中物联受财政部委托,先后完成了农村流通体系财政支出政策、服务业集聚功能区财政支持政策等多项研究课题,并组织专家协助评审地方项目1000多个;中物联提出国家开发行支持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协助推荐重点优势企业,已使物流项目和企业获得贷款超过100亿
元。
根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关于“加快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已把工作重点由前些年推动在全国大专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扩大物流专业招生比例,转向注重提高大专院校师资力量、教材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上来。
记者:回顾“十一五”特别是即将过去的2010年,您认为中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何黎明:2010年是我国“十 一五”的最后一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率为10.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增长9.5%~10%。伴随着宏观经济的回升向好,我国物流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力为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提供坚强的物流服务保障,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势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物流运行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需求明显回升;物流业增加值回升加快,物流企业经营情况好转。据对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1~8月,调查企业货运量由上年同期的下降1.5%转为增长27.1%,主营业务收入由上年同期下降18.4%转为增长41%,利润额由上年同期下降17%转为增长44.8%,调查企业全部实现盈利且盈利水平有所提高。
五年来,我国物流业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社会物流总额从2006年的59.6万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25万亿元以上,增长了2倍多,年均增长16%,大大快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维持在18.4%左右,物流增长潜力巨大。“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快速成长。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物流企业50强名单”显示,2009年50强物流企业主营收入达到4506亿元,比2005年的3572亿元增加26%。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超过百亿元,所有5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十亿元。排名第50名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2亿元,是2005年3.6亿元的3.4倍,市场集中度显著提高。从2005年开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依据《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截止到2010年年底,全国拥有A级物流企业1061家,其中,5A级企业76家,4A级企业330家,3A级企业450家,2A级企业195家,1A级企业10家。至此A级物流企业已覆盖除西藏外大陆的所有地区。A级物流企业覆盖了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吸纳了各领域、各行业、各地区代表企业,集中了国内物流企业的典范,初步形成了我国物流企业群体。
明确思路,突破创新
记者: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作为新一任会长,您如何看待现阶段的物流业发展形势?有哪些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
何黎明:2011年既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三年规划的最后一年。从物流行业看,十七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要取得重大进展,将服务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物流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从制造业PMI指数看,经济向好的预期更加明显。9月份制造业PMI指数53.8%,较上月回升2.2个百分点,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