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行业呼唤全程冷链物流建设

2009-09-23 15:1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中国乳制品生产行业也正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虽然中国人均奶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都还十分悬殊,但在乳制品生产行业高速发展的态势下,这种差距会日渐缩小。

  中国乳制品消费量、生产量的高速增长,带来的不仅仅是乳制品行业在品牌、价格、渠道、奶源、科技水平、研发能力、新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物流供应链配套服务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加。与常温产品不同的是,除奶粉外,大部分生鲜乳制品需要在恒温、冷藏或冷冻环境中保存、运输及售卖,因此,全程冷链物流的配套服务是乳制品行业高速发展的品质保障。

  冷链物流目前在国内还基本处于冷库阶段,尚未达到整体成链的格局,不仅仅是乳制品,包括生鲜肉品、蔬菜水果、水产品、速冻食品,甚至医药疫苗,均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程冷链物流的配套,乳制品行业全程冷链物流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乳制品物流的基本状况

  在乳制品行业的整体供应链中,乳制品生产企业扮演着主要角色,乳制品的种类不同、温控需求不同、保质期不同,决定了乳制品生产企业对整体供应链不同的控制程度。一般来说,乳制品的保质期越短,企业对全程物流的控制度越强,比如:生鲜牛奶从奶源收集到对消费者的宅配全部物流过程由乳制品生产企业控制,此种方式由中国传统的牛奶公司延续至今。随着技术革新及产品创新、乳制品保质期的延长,为乳制品生产企业跨地区经营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乳制品生产企业对产品全程物流的控制度相应减弱,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显,专业化的乳制品物流服务企业应运而生。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光明乳业从国外引进生鲜奶的全程保鲜概念,至今已十五六年,由于鲜奶较短的保质期,位于城市近郊的各牛奶公司在不断扩大宅配范围的情况下,基本能做到从收奶到宅配的全程冷链。近些年乳制品企业开始跨地区经营、规模化经营,品种花色也不断更新换代。由于不同种类的乳制品保存条件及保质期的不同,像蒙牛、伊利这些全国范围的航母级乳制品公司的出现,对乳制品的全程冷链控制提出更高要求,高速发展的乳制品生产与消费同滞后的冷链物流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单从末端零售环节消费者就能明显地看出,许多需冷藏销售的乳制品被暴露在常温或是温控不足的环境中,更很难想象这些需温控的乳制品在前期物流过程是否有冷链保障?

  乳制品消费人群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物流配送范围的扩大,加之乳制品本身对环境的要求,使冷链物流的服务需求一直延伸到消费者。目前,我国在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方面,冷链物流中心、冷藏车等设施设备普及率远远低于国外,我国的冷链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冷链物流中心与冷藏车体系固定资产投资的高投入,使乳制品冷链物流体系处于“断链”的状态。

  二、乳制品冷链物流体系构成

  在乳制品从奶牛到消费者的过程中,乳制品冷链物流相对应的控制过程如图2所示。

  其中,除STEP1会更多考虑奶牛的品种、饲料、养殖环境、防疫等,其余从STEP2开始至末端消费者,冷链就始终作为重点贯穿于其中。目前在国内,几乎没有一种乳制品能够从STEP2在完全不脱离冷链的条件下走到供应链的末端,而且在冷链的后半段,“断链”的情况更为普遍。

  STEP2挤奶设备挤完奶后,应立即通过保温管路将鲜奶传到急速预冷容器中进行急速降温,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鲜奶温度降至4℃左右,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将已降温的鲜奶通过保温管路传到专业冷藏奶车的储奶罐中。

  STEP3专业冷藏奶车的储奶罐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应始终保持0~4℃,直至送达工厂,并将鲜奶通过保温管路传到工厂冷藏储奶罐。

  STEP4乳制品加工厂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鲜奶在有冷链控制的环境中,即使在有人员作业的场所,工作环境的温度也不应过高,一般保持在12℃以下。而鲜奶则在低温容器中进行加工,产成品依据不同的温度需要进入冷藏(0~4℃)或冷冻(-18℃以下)存储。存储区域的码头与外界冷藏冷冻车箱的衔接,需要是气密的及低温的,并在此环境中进行商品传递。示意图如图3。

  STEP5冷藏或冷冻运输环节中有两个重要冷链控制点,一是车辆接收乳制品装入前需将车厢内温度先降至乳制品的需求温度,并在气密及低温的环境中接货;在卸下乳制品时,需在乳制品卸完后方可停止车箱体的制冷系统,并在气密及低温环境中卸货。另一控制点是车辆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均应使车厢内保持需求温度,不能中途回温。

  从实例来看,图4是正确的封闭式码头的乳制品交接方式,能保证乳制品在气密及低温环境中交接;图5是开放式码头,乳制品会因人工卸货及往库内搬运的过程而在常温环境中停留1~2个小时以上。这在国内许多企业的冷链体系中是典型的“断链”环节。

  STEP6中的冷链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应以未来所需处理乳制品的种类、存量与流量水平为基础,并依据各类乳制品的温度、湿度要求进行规划建设。

  需明确的是,冷链物流中心不是冷库。目前国内大多数定位于冷链物流中心的企业还停留在冷库阶段,许多新建的冷链物流中心还只是在建“冷库”。这些在建设前未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合理的目标定位及需求分析、进行既定目标下的工艺规划设计,建成后的结果是发现内部物流动线不合理、码头装卸货时间长,造成码头拥堵、货进不来也出不去,物流效率低下、冷藏乳制品及冷冻乳制品出现回温现象、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