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简报

2010-11-19 11:09

  秋风劲爽,喜庆祥和。10月13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邮电大学学会办公室召开。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科研机构的40名常务理事出席会议。会议以中国科协书记处冯长根书记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2011年学会以“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为平台,纪念人工智能诞生55周年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30周年的活动安排,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充分讨论。

  本次常务理事会由理事长李德毅院士主持。李院士首先做了简洁明快的开场白,明确了此次会议的工作要点:一是充分利用2011年纪念人工智能诞生55周年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立30周年,以举办“智博会”为契机,提升学会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学会为科技民生发展服务的纽带作用;二是加强学会的组织功能建设,充分抓好民主办学会的方针,加快构建同行认可及社团认可的价值体系。

  李院士讲话后,先由“智博会”的承办方北京东方炬峰展览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向与会的常务理事介绍了2011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的策划和筹办情况,然后请各位常务理事就该项活动实施方案和明年的工作安排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大家畅所欲言,积极踊跃发言,纷纷就学会明年的“智博会”活动,各专业委员会下一步的打算,以及学会未来的发展进行建言献策。

  副理事长韩力群教授首先对筹办2011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发表了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方案,力争打造出学会的精品活动。

  副理事长马少平教授建议:“智博会”应该增加竞赛性活动,以能吸引更多社会上的普通人士参加。

  副理事长李组枢教授建议:“智博会”要争取上级领导支持,突出主题,体现国际化。

  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主任张学工教授认为:“智博会”要更加重视受众群的定位和与相关学会的联系与沟通。

  智能CAD与数字艺术专委会主任庄越挺教授感到:“智博会”观众定位要清楚,比方中小学生的参观区,特定人群怎样去参观,都应该兼顾到。同时,介绍了本专业委员会近几年的活动情况。

  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专委会主任王志良教授对改进学会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提出建议,建议学会的学术会议要增加对参会人员的吸引力,学会的学术活动要和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副秘书长刘民教授建议,智能产业博览会要与国民经济主战场相结合,例如节能减排,并且定位要搞清楚,主题策划应贴近普及型受众。并对下一步开展的“全国智能科学技术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作了相应说明。

  智能信息网络专委会主任曹元大教授感到:公司是商业模式,面宽,但专业性不强,有可能影响招商的成功性。如果能够通过各级科协或科委来推进,效果可能好许多。我们既然要做好“智博会”,就应避免存在危机。并对本专业委员会的活动做了介绍。

  计算机辅助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张珠琴教授表示:“智博会”应该参考上海世博会的模式,通赠票来带动得到赠票的人的家人和朋友前去参观。

  副秘书长、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宏教授感到:通过“智博会”把科技成果和大学专业展示出来,智能产业搞布展要想成功,就要有特色。建议设置多板块的体验区,组织观众进行互动,切实通过新型的科技产品和技术,让大家享受到“智能生活”所带来的乐趣。并对本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大力发展青年委员,举办形式多样的青年论坛,创办“学会通讯”的工作打算。

  副理事长焦李成教授认为:“智博会”要与学会的学术成果相结合,要与智能科学技术传播相结合,要体现国际性,高峰论坛要请国际知名学者参与,如图灵奖获得者等。

  社会计算智能专业委员会主任王飞跃教授的代表,则介绍了201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在我国召开的有关情况。

  机器人足球工委会主任洪炳镕教授认为:智博会要突出高、精、尖成果,应该有智能普及型知识。长期以来,人们对人工智能有误解,我们要通过展览化解掉这个误解。建议“智博会”搞成一两个“梦幻剧场”,充分体现创新技术和成果。并对本工委会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搞好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计划。

  自然语言理解专委会主任王小捷教授建议:搞这种“智博会”首先建设好官网,通过先进的智能科学技术传播活动的内容。对本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明年将在日本建立国际机器人语言系统,同时还将筹办全国智能设计大赛。

  副秘书长杜军平建议:“智博会”中的“高峰论坛”应分成多个不同的区,例如国际区、国内区,国内区又可分为政府区、企业区等。

  副理事长杨放春教授表示:要更加重视本届“智博会”的技术能力和技术合作,同时行业方案、智能新概念都要充分展示出来。另外,学会设奖工作也要重视起来。

  副秘书长余有成就学会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进行了说明。建议“智博会”也要成立专门的组委会,多方吸纳学会各专委会的意见,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的活动执行方案。

  副秘书长何清研究员建议:“智博会”地点最好放在中国科技馆新馆,并建议应该有个主题口号。同时,还对会员发展和巩固会员谈了自己的看法。

  副理事长黄河燕教授表示:不管是“智博会”或“科博会”,科普体验很重要。我们的宣传也要面向高校院所,展示出更多新的智能产品和技术。

  智能系统工程专委会主任刘增良教授对“智博会”深感认同,明年要干的主要工作是举办“国防智能化与战略管理论坛”。

  常务理事吴启迪教授的代表汪雷教授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发表建言,对“智博会”提出了“南有世博、北有智博、南北相应、商学共博”的期望,以及实现“领导向上、内容向下、观众向外扩、展商向里拉”的办会思路。

  机器博弈专委会主任的参会代表建议:“智博会”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展位大小、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