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宗货物迁出去,大货物少了,剩下的货物量少,停的时间也相对有限,路就疏通了。
“目前很多工作都只是在治标,只能使整个交通环境稍微宽松一点,但是要治本还是要通过统一的交通规划。”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詹斌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对汉正街的拥堵情况、综合整治进展等都非常熟悉。他建议,大物流外迁,小仓储定点,以此疏通汉正街拥堵现状。
沿街铺面要坚决取缔
“汉正街有很大的潜力,能够进一步拓展市场,但是受拥堵等因素影响,带来很多不便利,商户成本也增加了。现在周边虽然还没有什么可替代的,但是未来很难讲,市场变化很快。”詹斌认为汉正街的交通问题起因整个规划上出现问题。
“汉正街作为这么大的一个商贸中心,肯定要有物流,当时却缺乏物流这方面的规划。在做交通规划时,没有考虑以后的发展。当时需要多宽的路,就在这个基础上多留几寸,好像宽一点就能解决问题,所以造成了现在汉正街的拥堵局面,”詹斌认为,作为自发形成的市场,很多沿街铺面也带来很多问题。如多福路,原来是四车道,周边停满车就变成两车道。四车道一变成两车道,马上问题就来了,大家都不自觉的去抢了。“街边经营这种形式一定要取缔,这样路边就成了停车场,如果哪个路段出了问题,其他的也都走不通。”
先分流,再规划
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解决展示问题?詹斌说:“如果要把经营者分流一部分出去,很多商铺肯定不愿意动,因为去汉正街打货已经形成了品牌,是个成熟的市场。”
他指出,很多大型车辆可以外迁,这种大型车辆是造成拥堵的很重要的原因,为什么一定要挤到汉正街去呢?可以把汉正街只作为展示的地方,要提货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样可以一定程度先缓解交通。
“把大宗的货物迁出去,大的货物少了,剩下的零星一点的,货物的量少,停的时间也相对有限,可以集中到一个区域去。路就疏通了。”
他以超市为例:“大超市如麦德龙或者说是徐东平价也很大,出货量也大,但是它没有出现拥堵。因为它有很规范的运作,有统一的上下货,不可能随时在路边停下来。”
设置一个专门的上下货区,在汉正街也不是做不到。小仓储应该设置在什么地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搬运都应该一一规划。不应该是现在这样谁都可以做,应该是统一化、规范化的。他说:“如果这个需求量在分流、规划后还是解决不了,那么该拆迁的还是要拆,否则永远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先有市场再做规划肯定晚了,只能带来交通一团糟。
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计划处有关人士:
打造会呼吸的微循环系统
湖北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计划处有关人士表示,汉正街拥堵的最大问题在于规划缺失,“先有市场再做规划肯定晚了,只能带来交通一团糟。”
汉正街长期以来得不到根本解决的拥堵问题正逐渐发酵,并引发一系列关联反应。拥堵导致过高的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被商户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恶劣的购物、运输环境,让汉正街成为畏途,大量外地客商流失;本就严峻的消防形势,因拥堵雪上加霜,一些商户被迫将生产基地转往浙江义乌……
汉正街之堵有无“解药”?他建议,汉正街要建立微循环系统,除打通主干道外,小巷子等支干道要疏通,形成可循环的路网系统,人进去了,可以从其他小巷子绕出来。
他还表示,在国外大型商贸中心都在远城区,市场外迁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汉正街海量的“现金、现场、现货”交易模式,已不适应其进一步发展和现有市场规模。只有将大宗物流迁出汉正街,客户在汉正街看样订货后,通过订单生产和电子结算,实现物流与展示和交易场地分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汉正街的拥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