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维柯进入黄金发展期

2007-06-05 10:15

    到去年为止,杭州依维柯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维柯)成立已整整10年。这10年的发展历程,留给杭维柯员工的既有遭受困难与危机时的痛苦与困惑,更有在领导团队的带领下,拼搏进取,顺利渡过难关、化解危机后的喜悦与自豪。如今,杭维柯不仅从最初2亿元左右的投资规模发展到拥有4亿多元资产,更靠着坚持不懈的研发创新,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变速器,并最早实现了产业化。产品从单一的轻型车变速器发展到大批量生产轿车变速器,市场从开始仅向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维柯)一家供货,到现在可向奇瑞、海马等众多国内外主机厂提供配套和零部件供应,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50强企业。在2006年产销16万台汽车变速器,实现销售3.5亿元的基础上,杭维柯将今年的目标锁定为产销25万台汽车变速器,销售额5亿元。自此,杭维柯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一)杭维柯是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下属的依维柯股份公司与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于1996年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成立的最初目的是为南维柯生产提供轻型车变速器。公司注册资金2.001亿元,由3家各出资6667万元,由3家平均持股,形成了“三三制”的特殊股权结构。

  1997年到1998年,是杭维柯的初始发展阶段。由于南维柯中型客车在中国市场上销量持续稳定上升,直接带动了以南维柯为目标市场的杭维柯的快速起步和发展。杭维柯在1997年即以12988台的年产量和7032万元的年产值,实现了开门红。1998年年产量和年产值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40.3%和49.6%,合资取得了初步成功。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加入到中型客车市场的竞争行列,依维柯中型客车的市场份额开始逐年下降,杭维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尤其是到了2000年,杭维柯的各项经济指标全面下滑,以至于到年底出现较大幅度负增长,利税竟下跌了52%。

  在市场形势尚好的时候,杭维柯的经营管理层便看到了潜藏的危机,向董事会提出了开发轿车变速器新产品,开拓轿车配套市场的想法,一开始这个设想未获通过,但杭维柯的经营管理层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开发新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企业才能继续生存与发展。在杭维柯经营管理层与中方股东的坚持下,最终统一了思想认识。但开发新品对杭维柯来说并非易事,合资企业成立最初承担的仅仅是为南维柯轻型车制造变速器,技术也全部由意方提供,根本没有设计开发人员。杭维柯开始大量引进技术人才,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并与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着手研制轿车变速器产品。2000年11月,杭维柯开发出了首台AQ015轿车变速器,配套在奇瑞风云轿车上。

  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努力终于争取到美日MR6370家用轿车变速器90%的订单和奇瑞AQ015家用轿车变速器50%的订单。有了来自市场的新订单,杭维柯的股东终于下决心投入资金,一方面进行设备扩能改造,另一方面抓紧新品上马生产。2001~2002年,杭维柯共销售奇瑞AQ015汽车变速器35211台,销售美日MR6370汽车变速器27371台,各项经济指标呈明显上升态势,2003年销售额突破了2亿元。杭维柯终于又一次抓住市场机遇。此后,不断的市场开拓,让奇瑞、重庆力帆、一汽海马、长城、华普等主机厂纷纷选择了杭维柯。杭维柯已从单一生产轻型客货车变速器,发展到了以生产轿车变速器为主,并从生产经济型轿车变速器向中级轿车变速器方向发展。

  围绕着主机厂的需求,杭维柯不断推出新品。其中,AQ015、QR512和H319.5汽车变速器获得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QR512汽车变速器还获得了杭州市优秀新产品新技术二等奖,H319.5和H320.5汽车变速器被中国齿轮协会评为2006年度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目前,杭维柯的汽车变速器已拥有5项国家专利。尤其是与奇瑞公司、意大利玛利公司共同研制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已装在奇瑞的QQ车上,目前已投放市场2万多台,成为国内第一款实现商品化运作的AMT。

 (二)就在杭维柯欲在市场上大展拳脚时,2004年与一家主机企业间的纠纷却让杭维柯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2004年,这家企业突然停掉了杭维柯的供货,拒付货款,并以质量问题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杭维柯赔偿,而杭维柯表示,就在上年杭维柯还被其评为优秀供应商。这一年,杭维柯的销售额一下就掉了7000余万元,加上所欠的货款,在制品的积压,使企业经营陷入亏损,资金异常紧张。面对突然袭来的危机,杭维柯一方面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一方面借助新品研发,积极开拓市场,迅速形成新的客户群,并设法盘活在制品库存。经过杭维柯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2005年企业不仅扭亏为盈,而且产销量双双突破10万台,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杭维柯人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

  两年后,也就是在去年,通过法院调解,杭维柯与这家主机厂的纠纷得到了较好解决,同时,在天汽齿和重庆力帆等企业的支持下,消化了所有的零件库存。

   危机虽然最终化解了,但它却给杭维柯人敲响了警钟。一是过去一直没有实施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二是市场范围仍然相对单一、狭小。通过这次教训,杭维柯人的风险意识大大增强,在管理流程中增加了预警机制,同时在配套上力争实现多元化、多品种,尤其是要向国外市场、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