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新零售的供应链:零售商、经销商、物流服务商、品牌商

2018-05-08 10:45

  另外,经销商的选择会影响到品牌商对销售渠道的掌控力度,这对品牌商而言是一种供应链战略层面的考虑。品牌商可能会选择主要区域本地经销商+次要区域平台经销商+次要区域本地服务商的形态。

  总的来说,经销商在新零售的大背景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新零售的供应链 – 物流服务商

  新零售下的物流服务商,整合的压力较大,技术创新的动力较大。

  中国的消费市场幅员辽阔、业态众多,消费升级的趋势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特点。物流服务商承载了交付环节的消费者体验要求,中国这样消费市场的特点,对物流服务商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近年物流行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商的发展,在电商推动新零售的趋势下,物流服务商必然跟随发展,网络的下沉、时效的升级、成本的控制、效率的提升都是可以预见的要求,因此整合或协作或将是一种趋势,比如:区域化运营向全网运营的转变、分段业务向平台式业务的转变、仓储运输服务向供应链运营服务的转变、单纯物流服务向分销业务融合的转变,等等。

  在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驱动力中,新零售端的传导只是其中之一,物流行业的内部竞争、成本压力、为上下游提供更多价值等驱动力正在变得日益明显,这方面的分析论述已经很多,不再赘述。

  创新的技术应用,毫无疑问将成为物流企业升级的关键,在上文提到的整合或协作趋势、内部竞争、成本优化、为上下游提供价值等方面都将起到极大的支持作用。我们已经看到菜鸟、顺丰、京东在机器学习、运筹优化方面的大量资源投入;美团使用机器学习+运筹优化实现送货效率的提升;日日顺、安得使用网络与运输优化工具取得的效益。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将会成为物流企业将来的重要护城河。

  新零售的供应链 – 品牌商/生产商

  新零售下的品牌商/生产商,面临的供应链响应度和柔性挑战较大。

  品牌商/生产商是新零售供应链的供应来源,其总体的供应链战略应当是建立需求驱动的供应链。

  品牌商/生产商供应能力通常依赖于工业现代化下的大规模生产。而大规模生产的目标是以最高效率稳定的生产优秀品质的产品,因此并不能很好的以较低成本支持:1. 定制化生产; 2. 小批量、多批次的柔性生产; 3. 新品的快速投产。而以上三者,恰恰是新零售下消费者体验的需求。

  现代工业是一个体系,包含了生产设备、设计、工艺、材料,以及相应的管理思想,这个体系的改变是存在巨大挑战的。比如人们曾经对3D打印报以改变工业的期望,但是3D打印最终无法大规模普及,因为对于大多数的产品应用,3D打印的质量、效率和成本均无法达到传统生产水平,因此有限的用在特殊的行业,如航空发动机、医用假体产品等。

  在现阶段,零售端对上游供应链的改造推动在合作方式、流程体系、信息系统上的配合相对容易,但设计模式、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改变很困难。因此,当前新零售下品牌商/生产商向需求驱动供应链管理转变,其具体方式可包括:

  1)与零售商/经销商进行深度的协同,例如:

  产品设计:根据零售商的消费者洞察来设计产品。

  需求预测:协同的Sell-through、Sell-out的预测。

  供应计划:针对零售商的市场活动安排提前保障货源,协同制订新品上市计划。

  库存补货:直接使用零售商/经销商的物流仓储设施,对终端进行主动补货。

  2)减少各种提前期,例如:

  产品模块化设计:减少产品开发周期,减少供应商开发周期,减少生产周期。

  采购提前期:中长期预测为采购提供支持、稳定的供应商关系,JIT模式。

  延迟生产策略:以通用的WIP来支持成品的柔性生产。

  一揽子计划同步优化生成、各类计划的滚动频率加快、生产冻结周期缩短。

  在未来,生产商或许可通过工业4.0实现全数字化运营,以模块化的生产线和产品为载体,为新零售供应链在供应端提供更多柔性。

  结语

  新零售有美好的未来,也面临着风险,比如宏观政策的影响(国家是否持续支持巨头经济?)、宏观经济的影响(是否会有经济下行造成消费升级趋势的变化?)。新零售下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和变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支撑美好的未来,还是应对潜在的风险,都有供应链管理的用武之地。这里孕育了无限的可能,对供应链人来说,这是个美妙的时代。

  供应链管理来自实践也用于实践,脱离具体行业、具体企业而谈供应链是空洞的,这里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提出了一些基于当下信息的思考,仓促之间,浅尝辄止,博君一晒,还望勿怪。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