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企业发展到今天,是做平台运营,坚持有偿服务,不靠补贴获取流量,多年来连续盈利,有这样“烧钱”的公司?
有20年持续烧钱还存在的行业?在深圳?
六、持续现金流为负的公司
前面说了,这些供应链公司有没有过度扩张,肯定有,但反过来,是不是该看看大家认为的反向指标意味着什么。
比如怡亚通,连续多年负现金流扩张,连续几年100多亿负现金流,银行政策一收紧,你叫他收缩,居然真给你办到了,2017年现金流转正,今年一季度也转正(说明他在这样恶劣的调控下通过了现金流压力测试)。
这种情况在制造业,早死了100回了吧。也印证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他们只能品牌拉力强流动性好的厂家做生意,虽然库存应收帐款都很高,但资产流动性足够,你们要我还钱,大不了亏了利润卖了货还你呗。
A股市场上有几家公司可以马上卖了货还钱的?
七、服务业和产业工人
国家强大了,开始有“国运”之说,这些年国家是怎样强大起来的,30年,对一代人来说很长,对历史来说,很短。
贸易战,打,怕吗?也许在庙堂的学者们怕,老百姓怕吗?我觉得不怕,为什么,因为“天干不饿手艺人”。
什么叫手艺人,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前30年,珠三角聚集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各种工厂,各种产业工人,多少轮经济周期,起起落落,这些手艺人都还在,不仅在,而且在进步,在迭代,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到自主制造。
中国制造,难道造原子弹才叫“中国制造”吗?不,造马桶的,造电饭煲的,造红木家具的,造淋浴喷头的,造灯具厨具的……都是中国制造的组成部份。我们不懂什么宏观分析,不懂什么国家博弈,我们只知道: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有3-5亿训练有素的持续迭代产业工人,工厂迁到哪里都不怕。
供应链行业做了什么,也许他们也没做啥也不起民的事情的,他们培训了“服务行业的产业工人”,培训了一些同时懂得商务、物流、国内结算、国际贸易、能管理毛细血管仓储、能做城市统仓统配,能到五六线城市进行产品动销,能将食品安全和用品安全的产品,用贸易的方式向1-6级城市进行销售执行的人们,他们是默默成长起来的另外一块重要的服务业的产业工人,他们的存在,迭代,进化,无论对企业的成长还是国家的成长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
写到这里,有点难过,写不下去了……
深圳供应链行业这些公司之所能引起巨大争议,个人认为,可能是本质上他并不是一个乏善可陈“烂公司”,一个烂公司是没有媒体吸引力的,这种财务指标和动态指标可以作各种解读的公司,才具备舆论爆点,吸引道德感爆棚和正义感爆棚的人们来解读,不过这年头,“单维度解读”是精彩的,“多维度回复”是没人看的。
这是个泛娱乐时代,每个层次有人们都有自己的娱乐方式,如果说“抖音”是小镇年青人的释压方式,对某个上市公司轰炸式解读,是“人生是一场康波”的A股中产阶级的“抖音”。
40多年前文革贴大字报是以“自由”的名义来揭发(现在叫“披露”),有时候看朋友圈,在想,我们热爱的“自由”是什么,其实我们热爱的是在群众运动中丧失独立性,因为我们得到一种“新自由”,一种无愧无疚地去恨、去讥讽、去嘲笑、去曲解、去凌辱的自由,特别是经济不好的时候。
祝所有A股不算太烂的民营实体企业能渡过这场“人生的康波”,活着就好,祝大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