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驱动冷链物流,顺丰、京东、苏宁、申通如何抢位布局?

2018-07-27 11:50

  冷链物流泛指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区间,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过程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最主要的应用领域集中在食品生鲜和药品领域。特别是农产品方面,随着我国农产品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流通及城市大市场的有效衔接,客观上对农产品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冷链物流热度越来越高,电商领域,京东、苏宁已开始布局,在快递企业中,顺丰、申通等也已加速抢占市场。 


  本文将对冷链物流行业最新现状和未来发展做出全面阐释,由于篇幅较长,分上下篇发布。本文为上篇,主要介绍行业现状和相关企业布局;明天将发布下篇,介绍行业排名和发展启示。


  一、消费升级、电商驱动,冷链物流迎来发展机遇


  冷链物流泛指产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温度区间,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过程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的升级、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流通及城市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是实现我国食品安全及全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生鲜产品在常温下运输配极易腐烂变质,容易造成生鲜产品品质低下、损耗率高的结果,对物流配送客观上有更高的要求,而发展冷链物流是解决生鲜产品配送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实,2013年之前,资本对冷链的投资量很少,尤其是早期投资。2014-2015年,早期投资大幅增加,后期投资也慢慢跟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鲜电商的兴起,具体来看,2009年,资本开始关注生鲜电商;2009年-2013年这5年间,一共完成6.2亿元融资;2014年一年,完成融资总金额达14亿元;2015年,前三个季度完成融资总金额43亿元。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加强和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尤其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关起,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主要购物方式。人们的网购商品逐渐由 3C 数码家电、服装、化妆品等发展到鲜花、蔬果等生鲜产品,我国生鲜市场发展迅速,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391.3亿元,同比增长59.7%,生鲜电商的崛起,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医药流通也是冷链物流的重要应用领域。2017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第一大原材料出口国。2017年,我国医药物流总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到2020年,我国医药物流总额将达到3.8万亿元,而冷链运输的药品市场规模或可达到1200亿元。在流通环节,药品尤其是疫苗的运输要求全程冷链,一旦运输途中出现温度异常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后果。


  顺丰、生生物流、京东、DHL 等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介入医药冷链物流,原有流通巨头国控、上药、华润、九州通等也纷纷加码物流配送中心的加深,部署冷链配送业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医药冷链运输领域,带动医药冷运的进一步发展。


  二、 国家层面支持,政策密集发布


  近年来,冷链物流发展迅速,备受关注。我国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冷链政策密集发布。总结来看,我国出台的冷链相关政策主要分为三类:


  (1)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是制定冷链物流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细分冷链物流领域,促进冷链物流的标准化发展。


  (2)便利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这类政策主要是从税收、供电、基础设施配置等方面为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便利。


  (3)促进农副产品流通的相关政策。这类政策与农产品、乳制品等农副产品相结合,为促进农产品供给侧改革,提高农副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与冷链运输相关的具体政策。


  近年来冷链政策发布频率越来越密集,意味着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随着各种利好政策的发布,冷链运输必将迎来新的机遇。


  三、 巨头争相布局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者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生产商自建自营的冷链部门,专业冷链服务商,国外冷链巨头联手国内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


  纵观国内冷链服务商,共有仓储型、运输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供应链型、电商型和平台型等七种模式。


  京东:借助自营电商优势,抢占冷运版图


  京东是国内龙头自营电商,积极布局冷链物流。2016年1月,京东成立了生鲜事业部,经营全品类生鲜产品,包含海鲜水产、水果、蔬菜、肉禽蛋品和速冻品等。2017年7月12日,京东宣布在冷链领域与日本物流巨头雅玛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京东称,双方将在生鲜冷链、跨境物流、全球贸易、物流技术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这是京东物流首度与国际物流巨头合作。


  京东的冷链物流产品有纯配服务、仓配服务、原产地生鲜产品服务、B2B 服务四种,其业务模式如下:


  在仓储实力方面,截至2018年5月,京东物流已在10个城市(沈阳、北京、郑州、武汉、上海、南京、杭州、西安、成都、广州)建成13个冷链仓,B2C网络覆盖超过300个城市,仓库日均订单处理能力达百万件。


  京东仓库覆盖深冷(-22℃以下)、冷冻(-18℃,主要储存阿根廷红虾、跑步鸡等)、冷藏(0-4℃,主要放置水果、蔬菜、奶制品等)、控温(10-15℃;16-25℃)四大温层。除了自营的冷仓,京东还和部分供应商之间合作建立了协同仓,仓库由供应商在原产地建立,但其中应用的管理系统、作业流程、培训工作和物流冷链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则由京东提供,通过缩短中间环节,实现产地直发,48小时送达。


  除了完善的冷库配置,京东还配置了温控在-18℃-10℃区间的冷藏车,升级至第四代、材料规格符合美国 FDA 标准的智能保温箱,以及可以进行严格的温控检测及追踪、保证各温层生鲜商品在流转过程中新鲜度的控温设备。


  作为自营电商的巨头,京东在发展冷链物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点:


  第一,京东具有流量优势,京东作为电商巨头,累积了数量庞大的消费者群体;


  第二,京东具有品牌效应,京东的商品质量、配送速度以及严格的商品检验标准使得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京东;


  第三,庞大的自建冷链物流系统,京东自建冷链物流的时间短,但目前京东冷链物流已经全面对外开放,为 B2C、B2B 都能提供全程冷链物流的解决方案。


  苏宁:自建冷链仓,布局冷链行业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