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即时配成“热”市场

2018-08-24 11:56

  点我达创始人、CEO赵剑锋认为,通过“把配送员数字化”等技术手段,能更好地进行智能调度、管控。用乔松涛的话说,未来即时配送领域“公司+雇员”的形式会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平台+个人“的形式兴起,个人将代替公司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主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曾表示,共享配送企业只有加大各个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建立共享配送员统一准入机制及行为标准,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资本与人力的蜂拥而至,令快速发展的即时配送行业在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包人员参差不齐、配送专业性不足、发展模式不成熟、服务缺乏统一标准等挑战。

  3、两个关键问题:快和安全送达

  深圳交警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发生涉及即时配送电动车交通事故7起,死亡4人,受伤3人,共查处涉及即时配送行业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35164宗,占电动自行车违法总数9 .8%。

  深圳市交警局相关负责人提到,由于众包模式的平台对配送人员的约束力较弱,导致行业服务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即时配送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交通安全,对配送时效的考核指标不科学,使用超标配送车辆,配送员因争抢时间、或看手机接单扰乱交通秩序,冲红灯、逆行、不戴安全头盔等乱象频发。

  “快和安全送达,是同城即时配送的两个关键问题”,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在时效性方面,作为闭环,物流配送平台需要拥有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并且拥有末端散客数据整理能力,才能提升整体运作效率;在安全性方面,众包的模式表面上门槛低,实质上对平台的数据整合能力要求更高(如打通后台订单数据、实名制寄递信息,与公安等部门联网等)。

  在他看来,众包和加盟的形式本身具有“先天缺陷”,平台难以在核心流量方面掌握主动权,若缺乏数据分析能力和强大信息系统支持,服务质量、信息安全等存在漏洞,也将面对工商、市场等部门的监管。

  4、成立共享配送联盟,加大各企业间信息共享

  即时配送企业如何能得以持续发展?南都记者日前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文简称“中物联”)了解到,由中物联电商分会等组织并起草的《即时配送服务规范》标准通过立项,目前已经进入标准编写阶段,出台后将有利于规范即时物流市场发展。

  而在今年1月,中物联电商分会联合美团外卖、UU跑腿、邻趣、快服务、闪送等五家共享配送领域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共享配送联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共享配送企业只有加大各个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建立共享配送员统一准入机制及行为标准,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整体趋势看,物流行业发展越来越有赖于上下游生态协同,如拥有更多流量入口或大型货源平台等,服务也愈加趋向短链条的末端供应链”,中国物流协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告诉南都记者,对于UU跑腿、闪送、人人快递等即时配送平台来说,还保持着第三方平台的发展态势,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在于线下零售资源在逐步归队,获取小B端合作资源的空间在缩小;机遇则在于这些平台可以通过与多元化商家合作等更为灵活的策略,深挖一些细分市场。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