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配送电动汽车应用选型规范》(征求意见稿)

2018-08-24 12:38

  5.3.2城市物流配送电动汽车应配备符合QC/T699-2004要求的车用起重尾板或其他便于货物装卸的附加装置。若尾板或其他附加装置包含后下部防护装置,则应符合GB 11567.2-2001的规定。尾板或其他附加装置应使用符合GB 25990-2010规定的标志板。应具有支持可升降的车厢侧面起重装置。车厢开门处应增加踏板框架,便于登车。

  5.3.3城市物流配送电动汽车车门应具有锁紧装置。

  5.3.4厢式电动汽车厢体内应设置栓固装置,比如对托盘和笼箱的侧向栓固轨道和合成纤维拴紧带及相应栓固点。

  5.3.5封闭式电动汽车驾驶室与货厢之间应具有刚性封闭的隔离装置,如配备观察窗,则应在货厢侧安装坚固可靠的防护装置;无侧窗。

  5.3.6 厢式电动汽车驾驶室顶部应安装导流罩、货箱两侧下部应安装倒流侧裙,以达到减少风阻,节约能耗作用

  5.3.7城市物流配送电动汽车应配备助力转向装置。

  5.3.8 城市物流配送电动汽车应使用全钢低扁平比无内胎绿色节能轮胎,加强实际承载能力,降低滚动阻力。

  6 车载储能装置要求

  1.1 防水防尘性能

  6.1.1为了城市物流配送电动汽车具备在雨天积水路段行驶的能力,车载储能装置及其外部连接器和高低压线束的防尘防水性能必须至少达到IP67等级,选购时应要求电池供应商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6.1.2为保持车载储能装置在不同纬度和不同温度环境下能长久满足防护性能,储能装置电池包箱体上应有压力平衡功能。

  1.2 防火性能

  6.2.1为防火安全考虑,储能装置应通过GB/T 31467.3-2015规定的火烧试验,电池供应商应提供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报告。

  6.2.2动力线缆阻燃和耐火性能需满足GB/T 19666-2005的要求。燃烧特性按GB/T 2408-2008进行试验,其材质需满足水平燃烧HB和垂直燃烧V-0级的要求。

  1.3 碰撞防护要求

  整车应为储能装置提供能有效防止直接的机械碰撞和路面碎石伤害的防护措施,该防护措施可以为防护栏、保险杠、隔板、护罩等。

  1.4 充电安全

  6.4.1整车具备多个充电接口时,不工作的充电接口和保护接地导体之间测量的电压值,应小于或等于60VDC,或等效存储电能小于或等于0.2J。

  6.4.2充电接口需满足GB/T 20234-2015要求,直流充电通信协议应满足GB/T 27930-2015的要求。

  6.4.3储能装置应能在满足GB/T 20234-2015要求的充电桩上连接充电,具备充电安全报警和自保护功能。

  1.5 安全要求

  6.5.1锂离子类别的储能装置应能提供符合GB/T 31467.3-2015电池包安全相关的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报告。

  6.5.2为防止储能装置在异常情况下发生爆炸,每个电池包应设有泄压功能,泄压压强应不大于50 kPa。

  6.5.3车载储能装置的外露可接触到的B级高压电路及其连接应固定牢靠、不易脱落且有绝缘防护,该高压连接部分未连接情况下应至少满足GB 4208-2017中规定的IPXXB防护等级要求,正常连接后应满足IPXXD防护连接的要求,防止人体接触高压电。

  6.5.4高压连接接插件需要具备高压互锁功能,确保高压接插件在未固定牢靠、脱落的情况下,具备安全报警和防护功能。

  6.5.5车载储能装置每个电池包应设有独立的人工维护断路装置(简称MSD),在维护保养时可以拆卸MSD,保证维保人员安全。动力电池系统每个独立的支路都需要安装一个熔断器。

  1.6 循环寿命要求

  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三电”系统需提供不低于5年或20万公里质保。

  1.7 能量密度要求

  车载储能装置的轻量化对电动物流汽车的续驶、运载能力有积极的作用,车载储能装置的能量密度宜不低于95wh/kg。

  1.8 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要求

  为了保证整车安全稳定运行,车载储能装置高压动力线束及连接器应带屏蔽功能。

  7 整车安全要求

  7.1 车窗玻璃不应粘贴妨碍驾驶员视野的附加物和镜面反光遮阳膜。

  7.2 汽车应安装驾驶员可主动调节的转向、倒车、低速提示音开关。

  7.3 汽车应在驾驶室或车厢后门内侧放置至少一个1kg以上的车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器应完好有效、安放牢固且取用方便。

  7.4 汽车应安装倒车雷达或倒车可视影像系统。

  7.5 总质量大于3500kg 的汽车应配备至少两个与汽车使用条件相适应的停车楔。

  7.6 碰撞安全

  汽车应满足GB/T 31498和GB/T 18384碰撞要求,碰撞结束后:

  a)动力电池不发生移位、甩出、脱落;

  b)动力电池电解液不应泄漏;

  c)动力电池不发生起火、爆炸。

  参考文献

  GB 1589-2016 道路汽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4094.2-2016 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标志

  GB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 17350-2009 专用汽车和专用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

  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

  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GB/T 20234.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2-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GB/T 27930-2015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

  GB 25990-2010 汽车尾部标志板

  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32960-2016 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JT∕T 389-2010 厢式挂车技术条件

  JT/T 962-2015 车用起重尾板加装与使用技术要求

  QC/T 699-2004 车用起重尾板

  QC/T 741-2014 车用超级电容器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