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今年开始流行谈数字化、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您觉得这个是泡沫?还是真正有价值的?您觉的未来合同物流如何实现数字化、平台化转型?
何川:我觉得数字化、信息化不是泡沫,这是一个物流企业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但用这个来融资来干嘛的话,很可能就是一个泡沫。我觉的这是一个企业必备的事。但说实在话,中国很多物流企业在这一块做的不是特别好,哪怕是一些发展不错的一些物流企业,在数字化、信息化这一块做的远远不够。有一些甚至做的蛮好的一些公司,他的账也没有算得那么清楚。整个运营体系里面的数字化也比较缺乏。我觉得有问题也是有机会嘛!刚刚你提到怎么做好,我觉得有一些好的公司可以分享的。
第一点,企业家自己要重视。因为很多物流企业家是从运营做起来的,他信运营能挣钱。他并不一定信数字化、信息化这些东西。所以老大的思想首先要转变过来。他要重视这个;第二,在这块得有预算。你不能说光重视,真正拨钱的时候不给钱。另外,要找到好的人,找到好的IT的人或信息化的人。这一块其实也蛮重要的。一方面是你的老大有没有能力找到好人,这个好人不一定是物流行业的,可能是BAT的或者是其他互联网行业的。你有没有能力把这样的好人招进来。招进来之后你还得做什么呢?你还得跟原来的物流老人融合。这个也很困难。一个企业家如果能把这个做好也是很重要的,这是第三;第四,看整个企业文化里面,信息化、IT化到底在企业里面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投过一个蛮好的公司,他把IT作为先导。他不像一般的公司,业务部门给你提一个流程,IT只是支持实现就好了。他是怎样呢?他是把IT作为先导的,IT是一个大IT。他的IT要去见客户,他要去现场,他要去做方案,他要做流程优化,全部都有。所以就变成IT先导。先有IT,先有产品。完了之后,运营部门只是做实施而已。这属于做的最好的一种类型。这是一个企业做IT化比较好的建议。
Q6:您觉得一些创投公司普遍对物流行业最大的误解是什么?
何川:我觉得,误解,有一些可能投的不好的误解。我觉的他们更多的可能是从互联网的角度去看物流。还是那一句老话:不是说“互联网+物流”,要更多的从“物流+互联网”的角度去思考会更加好一点。物流不是一下子就能起来的行业,是慢慢做起来的一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