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不冷,大热的行业机会都在哪?(上)

2018-10-25 09:28

  在我国,要建造一个5000平方米沃尔玛标准级冷库需要2000万元以上资金投入,运营中由于双向物流符合不平衡,空返率高达98%,单位的运输成本是普通物流的2倍以上,而运单价只能高出后者20%~40%,我国冷链物流业务的利润率仅8%,物流企业常温运输业务的利润率为10%,而发达国家冷链物流业务的利润率高达20%~30%。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获利能力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三、产业链两头面临升级变化

  冷链物流行业所涉及到的重要设备包括基础设施冷库、冷藏保温运输车,制冷设备压缩机、冷凝机组、阀门等,以及与终端结合最为紧密的冷柜及陈列柜等产品,也是冷链设备制造业,是本报告关注的重点,随后将进行详细分析。

  而这些设备和产品的制造原材料主要为钢、铁和其他有色金属,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供需变动会影响中游设备制造企业的产能和运营;其下游的终端需求方,其商业经营模式在近年的互联网冲击中也迎来新变化。

  (一)上游:环保推动制冷剂更换、信息化技术升级

  制冷剂是冷链行业重要的原材料,国内的制冷剂使用,很大一部分家用制冷设备还停留在二氟一氯甲烷R22,R22是HCFCs(氢氯氟烃)制冷剂的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但是对臭氧层危害很大。

  国际上《蒙特利尔协定书》对R22制冷剂的禁用期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必须在2030年完成R22生产量和消费淘汰。

  同时,由于冷链物流行业的兴起对制冷剂需求量迅速扩大,HFCs(氢氟烃)制冷剂因其环境友好的特性,使用比例正在不断增加并且有赶超HCFCs制冷剂的趋势。

  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也是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要的一部分,是提升其运营效率的关键。冷链物流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高效处理是保障整个物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互联网技术能够加强冷链物流中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质量和信息传递效率,保证各方面的信息共享。

  无论是冷库的建设、经营企业还是冷链物流企业,都需要开发一整套信息管理系统,尤其是非区域性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信息的标准化、统一化要求更高,他们往往也会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系统上进行大量的投入。

640.webp (45).jpg

  (二)下游: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及终端需求

  1.冷链物流运营模式及典型企业分析

  纵观国内冷链服务商,共有仓储型、运输型、城市配送型、综合型、供应链型、电商型和平台型等七种模式。

  目前该市场的竞争者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生产商自建自营的冷链部门、专业冷链服务商、国外冷链巨头联手国内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

640.webp (46).jpg

  2.终端需求中食品冷链占绝对大头

  冷链物流行业的终端需求大体上包括食品冷链运输及配送、医药冷链运输及配送以及化工冷链等三大部分。

  在冷链物流中,食品冷链的需求占绝大部分比重,接近90%;医疗以及化工冷链合计占比约10%。这10%中,九成左右为医疗冷链,一成为化工冷链。

640.webp (47).jpg

  在全社会物流需求中,食品冷链物流需求占比为2.7%,医疗冷链需求占比为0.27%,化工冷链需求为0.03%。

  根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数据,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较好,2017 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52.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冷链物流总额约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3%左右,金额约7.5万亿元;食品冷链物流总额约为全社会物流总额的2.7%,金额约6.07万亿元。

640.webp (48).jpg

  四、冷链行业迎来良好发展契机

  (一)政策扶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助燃剂

  2017年以来,政府对冷链物流的关注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4月21日,国办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首次提出要着力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促进农民增收,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意见》反复强调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等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创新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冷链物流,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后,交通运输部在8月24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下称《交运意见》),进一步细化了《意见》提出的思想和政策。

  在冷藏保温车辆方面制定行业标准,完善冷链物流装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平台和技术指导,将优化城市配送冷藏、农产品运输落到实处,力图解决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10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了供应链已经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

  《指导意见》也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创造了政策环境,并积极开展试点示范等相关服务,体现了国家建立现代化供应链的决心。

  随后召开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现代供应链”概念,把我国物流供应发展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640.webp (49).jpg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促进冷链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与2012年相比,常驻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95个百分点,增加1亿多人;2017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13亿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达56.52%。

  与此同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提高,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也在同步提升,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增长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