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战场:银行、支付机构混战ETC,谁将制霸全场?

2019-07-12 11:32

  可以看到,无论是银行还是支付机构,对于ETC用户的争夺都拿出了真金白银,那ETC业务到底价值几何?

  《收费公路统计公报》上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国内的高速收费公路总计收入5130亿,比上年增长近13%(参见下图)。

  


640.webp (53).jpg


  与零售支付战场上动辄几万亿、十几万亿的规模相比,即便收费公路全部使用ETC支付,也不过5000亿左右,支付产生的手续费似乎不值一提。其实,对于银行与支付机构而言,ETC支付除了本身的业务外,更多的是场景与用户之争。

  对于银行来说,ETC业务产生的收入主要分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

  任何一辆开通了ETC业务的车辆都需要绑定一张银行卡(借记卡或信用卡),而在支付的过程中,商家(高速公路收费主体)需要支付一定费率的手续费,作为银行提供服务的费用。绑定借记卡的,需要预存一定金额款项,并保证余额在一定数值以上,该部分的钱可以看作银行存款,使银行产生一部分收益。绑定信用卡的,除了支付的手续费外,还会因为信用卡的分期、逾期等情况产生一部分收益。这些共同构成了银行ETC业务的显性收入。

  除了这些能够直接带来的显性收入,还有银行对于客户的深度挖掘和营销产生的隐性收入。ETC用户都是有车一族,多为中产阶层,对于银行来讲,办理ETC业务仅仅是第一步,后续对于客户的交叉营销,所产生的隐性收入及该部分的客群价值,才是银行更加看重的。例如,对于客户的存款、理财、保险、贵金属以及其他贷款业务的营销所产生的收入,远远高于ETC支付所产生的手续费。

  对于支付机构来说,ETC业务普遍存在的价值,是交易手续费及相应的数据价值。

  支付宝、微信这样的C端巨头在切入ETC支付的战场中,更多的是对于支付场景的一种拓展,增加用户黏性,同时也存在进一步挖掘客户价值,进行多产品营销的可能性。

  而对于其他的中小支付机构来讲,难以和巨头竞争,另辟蹊径,与银行合作主要服务B端(即高速公路收费公司),与各地方高速公路方进行合作,挖掘客运、货运相关的物流和快递公司的需求,在ETC产业中分得一块蛋糕。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看起来已经占据了较为主动的优势,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支付机构在产品、运营推广、激励等方面均有待提升。

  厘清这场ETC支付争夺战的脉络,我们会发现,这与几年前的“零售支付”竞争具有高度的相似之处。同样的竞争主体、发展潜力巨大的支付场景和用户,同样的新需求,通过对零售支付发展的复盘,也许我们能窥得ETC支付发展的未来趋势。

  银行的变与不变

  在零售支付的发展进程中,“注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需求、持续创新”必定是其中重要的关键词。

  在用户体验上,支付机构依靠银行的底层账户能力,跨越了前端的身份认证和后端的转账结算,呈现给用户的是绑卡、验证密码即可支付的极简流程,并在费率和用户激励上进行大规模的补贴投入。

  在用户需求方面,打通线上线下,一个入口适用全场景付款流程。通过其他金融服务深度绑定用户,增加用户黏性,在一个应用中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在创新方面,逐渐推出了快捷支付、二维码支付,甚至是余额宝式的货币基金支付方式。

  对比现在的ETC支付,我们发现银行同样围绕着用户的需求、体验、价格、服务方面,进行全面的对标和赶超。线上线下的多渠道宣传、推广和申请,免费申领及多种优惠增值服务,ETC专用办理窗口、上门服务,以车主、车辆为中心的多维度服务,这些在零售支付中的弱项,被银行一一补齐,甚至在竞争中超越支付机构。但同时,服务的改善与提升却并未对安全性有所影响,这不得不说是银行在与支付机构竞争过程中的极大提升与改善了。

  那么,得天独厚的银行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独领风骚吗?

  从银行体系来看,国有大行仍将是这场大戏的主角,代表本地金融的城商行、农商行也将逐渐参与进来。毕竟ETC所代表的中产用户,是任何银行都无法舍弃的,本地中小银行限于规模和影响力,在和国有大行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但依靠地缘优势仍能占据一定市场。

  从支付机构体系来看,整体很难超过银行。支付宝、微信擅长线上大面积的快速复制推广,ETC的硬件模式与特定客群的精准营销模式,和支付宝、微信、云闪付并不完全契合。但依靠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流量,仍然能够抢占一部分市场。而中小支付机构通过联合银行在B端的发力,参与到整个产业中来。

  而除了目前在大力推广的ETC支付模式外,新技术或模式的应用也会给市场带来不可预估的变化,如车牌付。如果这种“无感支付”大幅推广,也会冲击整个行业。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整个高速通行收费行业,仍将会保持各种支付方式并存、银行ETC占据主导的形势。

  也许,未来我们再次回顾ETC支付的争夺战时,并不会有谁胜谁负的结论。在过往的历史中,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从来也不是绝对的竞争关系,竞争与合作才是常态,在竞争中达成合作,形成新的平衡,对于银行和支付机构而言,莫不如此。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