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通过车联网可实现对车辆的实时在线调度,提高运输车辆的利用率,降低车辆空驶率和燃油消耗,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二来,实时掌握车辆运行状况,提高了物流运输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调度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还能够提高对事故等紧急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三来,在车联网技术的平台下,物流企业的客户源信息积累更容易,建立自身完整的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合理规划物流路径,物流服务更精准。
最后,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通过车联网可有效避免交通阻塞,减少车辆对道路的无效占有和汽车废气的排放,进而改善整个城市道路的交通状况和空气质量,也促进了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
那些与车联网技术融合创新的物流服务企业,正在快速占领市场。车联网与物流的融合创新正在加速物流业的社会化发展,并形成未来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让车联网在物流业落地
疫情对我国物流新模式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为车联网的推进创造了条件,但是,车联网在物流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电动物流车比例低。作为物流工具中的新生力量,电动物流车是车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最佳载体。当前,我国电动物流车数量仍然偏少,虽然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电动物流车的推广速度远高于其他城市,但二三线城市传统燃油车和电动物流车会长期并存。从全国来看,未来2~3年内电动三轮车仍然是终端运输模型中的主要工具。与此同时,即使在电动物流车相对集中的一线城市,仍然存在应用场景单一、所有权分散、运营模式混乱等问题。
其次,商业模式不合理。当前,虽然已有一批物流企业和物流运营平台应用了车联网技术,形成了初步的商业模式,但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尤其体现为价值分配方式不够合理。在与车联网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采用了车联网技术的物流相关企业不仅提高了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利润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然而,由于固有的主导者角色等原因,一些物流企业将车联网企业视为可有可无的供应商,这导致车联网企业不能获得合理的价值分配。这将对商业模式完善和车联网技术提升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通信技术尚需提升。自动驾驶车辆在驾驶过程中需要通过车联网进行信息通信,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海量、实时的数据交换。当前,我国车联网的信息通信以3G、4G技术的支持为主。虽然4G通信技术也能实现数据交换,但较预期仍有距离。5G技术时延可低于10ms,是4G的十分之一,这对于保证车辆在高速行驶中的安全来说至关重要。此外,在流量峰值和连接数密度方面,5G技术能够以超过每秒10GB的传输速度和106/km2的连接数密度满足未来车联网环境的车辆与人、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需求。
有鉴于此,强化车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物流新模式的形成,我国也需要相应的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扩大电动物流车等物流工具的应用。结合我国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扩大特定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机遇,加快电动物流车对传统燃油物流车的替代,率先实现电动物流车在一二线城市和物流集中场景的应用。
第二,以车联网技术驱动智慧物流发展。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应用,物流领域将在货物运输环节逐步实现自动驾驶,在配送环节实现无人配送。同时,智能化的仓储数据与车联网的云平台相结合,将有力提升发货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加快推进智慧物流的实现。
第三,基于车联网技术,完善物流商业模式。结合车联网在物流领域不同环节发挥的作用,完善面向智能仓储、自动驾驶运输和无人配送等环节的相关流程,构建能够客观反映物流企业、车联网企业作用的合理价值分配方式。
第四,强化政策法规支持。我国不仅需要出台5G通信技术与车联网融合、开放道路自动驾驶测试等支持政策措施,还要加快研究和制定无人配送技术规范等物流相关标准法规,从而对物流新模式给予针对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