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发展状况

2006-07-27 09:50
13家和11家。

  东北三省共有51家企业入选500强,其中,辽宁省入选企业数为29家,比2005年和2004年增加7家;黑龙江省入选企业数为15家,比2005年增加2家,比2004年增加3家;而吉林省入选企业数为7家,比2005年增加3家,比2004年增加4家。三省的数据变化说明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关于《中国机械500强》企业的几点建议

  机械500强企业,是中国机械工业的骨干力量,是行业的排头兵。在我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500强企业要面对跨国公司竞争走向国际市场,更多的跻身世界机械500强行列。下面提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强势民族品牌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作为机械500强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地自主创新,塑造出更强势的民族品牌,使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为提高我国机械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机械500强企业更要明晰创新重点,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把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结合进行集成创新,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

  要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和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实现由现有的“加工中心”身份向“自主品牌创造中心”转变。

  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

  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使命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快自主创新,塑造强势民族品牌。

  品牌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品牌建设是企业不断走向卓越的不归路,永无止境。昨天,我在这里参加了陕汽重卡品牌宣言的发布活动,我想借此机会,把他们对品牌的一段诠释送给大家:品牌是消费者最期待和信任并能确保质量的产品;品牌是识别于其他产品或服务的特征;品牌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品牌是企业承担更多历史责任的勇气。我认为:我们的机械500强企业,应该有能力、有勇气打出中国创造的品牌、承担中国创造的责任。

2、瞄准国际化大市场,积极推行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是我国机械工业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中国要从机械设备进口大国发展成为机械产品出口大国,要从机械产品生产大国发展成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机械工业强国,必须提高机械工业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首先,建立适度竞争结构,促进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企业重组步伐,最终在行业内,形成几个可以与世界跨国巨头抗衡的跨国经营集团。同时积极开展企业跨国并购,实现国际资源整合。在机械行业内整合与并购上,一要牢牢立足国内市场,二要重视客户关系管理整合,三要走切合实际的多元化经营之路;四要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合作。

  加速缩短与发达工业国家企业间的差距,加快行业技术国际化进程。目前机械行业的发展速度,大体还处于低层次结构的高增长,机械制造业还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水平上。借鉴国外先进的工艺,进行最优方法的研究,促进机械行业快速发展,培育国内机械行业走向成熟,已成为机械500强企业的首要任务。

  要实施国际化战略,首先是人才的国际化。作为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机械500强企业,需要拥有和加快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经营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以及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改进、设计开发产品的研究、设计人才还包括制造高级技能人才。

  要实现国际化经营,还需要关注下游产业国际化,盯紧目标市场国家。一是关注目前机械行业下游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他们的国际化就是机械行业国际化基础之一。主动配合支持他们的国际化进程,在共同走出去的进程中实现共赢;二是集中财力和人力放在主要目标市场上。集中精力研究目标市场国家的经济、政治、法律、人文状况和自然等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产品、技术、人才和服务的准备工作;三是坚持盯紧目标市场,持之以恒,直至取得成效。

  本次发布活动,得到了行业主管机构、企业、统计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中国机械工业500强的研究工作,关注中国机械企业的发展,每年进行《中国机械500强》发展状况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并举办这样的发布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作者:孙伯淮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