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钱搅动快递江湖

2021-08-31 11:12

  商家们也察觉到了风声。一名义乌商家虽然还没接到快递费涨价通知,但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透露,过往只要派费上涨,给他们的收件费也会上涨,派费每票涨1毛,收件费一般涨几毛钱。他们家主要做工厂工作服,比义乌通常的小件要重,从义乌发出的小件快递只收1元多,他家的快递费每票2元多。接下来的涨价,意味着袁青的生意成本又要增加。

  过往为维持市场份额和财报收益的双向平衡,快递公司们默守着一条心照不宣的规则——上半年淡季打价格战,下半年旺季一起挣钱。其中,一起挣钱的最大标志在于停战,并上调收件费。如今,给快递员上涨派件费,改善他们生活,成了今年上涨收件费的最佳理由。原来各家默默执行的调价方案,今年也变得格外高调起来。

  不论如何,上涨派费对快递网点和快递员都有一定好处。业内人士指出,以前这块费用主要由网点承压,现在大家按照商业规则交给市场(即商家)处理,对整个行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是有利的。

  一边涨派费一边加重罚款?

  如果说快递公司涨派费的出发点是提高快递员收入,那么通过上涨派费这一举动能否实现呢?

  一些快递员对此是有保留意见的。上周末听说这一消息后,苟同没有丝毫兴奋,他发来一张工作群里关于最新罚款新规的截图:从9月起,如果快递员不经客户同意就放驿站自己签收,客户投诉后按虚假签收处理,在每票100元罚款的基础上再按比例加罚。

  “快递员能被罚款的事项五花八门,一张A4纸都写不完,其中最容易碰到两类罚款,一类是破损、遗失,一类是虚假签收。”苟同透露,他已经在拼多多上寻找开店机会,看能否顺利转行。

  极兔郑州某网点派件快递员钱多多半年前离开快递行业。最让他受不了的有两件事:一是罚款,一是降派费。钱多多回忆,当时公司内部管理不规范、效率也低,“一到下雨下雪天,网点就容易瘫痪。因为天气原因送不完的,就强行让我们签收。如果被客户投诉,就是虚假签收,罚款起步是500元,但不签收也罚我们,因为网点每天要统计时效,到点达不到时效,又有罚款。”

  更让他愤怒的是降低派费。当时极兔每票派费1元,当日派件量稳定在500件左右后,派费降到了0.9元,这意味着他每个月收入少了1000元左右。遇到天气不好更是直接影响业务量,眼见所在网点人心涣散,没过多久,钱多多就提了离职。

  在快递行业大打价格战的漩涡中,不光快递员被频繁罚款,网点也不例外。苟同透露,义乌网点每年几十万罚款是少不了的。“除了日常投诉等业务操作问题被罚外,业务量不达标也会被罚,少一票罚0.5元,因此不少网点会铤而走险找黄牛低价拿货,这又进一步加剧价格战。”

  袁青也遇到这个烦恼。去年他同时加盟了多个快递网点,仅做苏宁物流和天天快递,他就被罚了50万元。加上招人困难,他感觉快递越来越难做。为寻找出路,袁青把一半精力转去做云仓,相当于给商家做仓储和代发货,具体的发货可以交给快递公司,去年新业务赚了大几十万元。

  罚款只是管理手段,但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快递行业的顽疾。快递员收入难以提升的最大原因,在于快递市场格局尚不稳固,各家在市场争夺中必然要牺牲利润,快递员的收入自然会受到影响。

  回到网友最关心的问题上,派费提高能让快递员送货上门吗?答案大概率不太乐观,因为派费上涨只能带来一部分收入,快递员还要经历罚款等现实挤压,他们更想高效派件,哪怕自己掏钱送到丰巢和菜鸟驿站也在所不惜。本质上,快递员的困局没有改变。

  在中国,电商件占据快递货量八成市场,但这些电商件又集中在淘宝天猫、拼多多、京东等少数几个电商平台上,快递企业难言话语权,最直接的竞争就变成了日复一日的价格战。

  这种激烈竞争程度,可以从近几年的快递排位上看出。2014年行业老大是申通,次年就被圆通踢下宝座,此后从头魁一路滑到第五;2016年圆通被踢到第二,后又滑到第三,取而代之的是中通,在老大的位置上坐了五年,韵达从2018年开始成为老二。当外界以为市场格局基本就此落定,哪知道半路又杀出一个极兔。这只来自印尼的“兔子”,上来对着通达系就是一顿乱拳,竞争手段还是价格战。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快递公司们恐怕还得熬一阵苦日子。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