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千厂千面”,安歌科技如何化解智造物流升级难题

2022-01-12 12:11

对此,安歌科技的解题思路十分清晰:一方面,因应行业共性,做好深入设备层的针对性研发;另一方面,将产品的核心功能点切分为更小的、可灵活组合的标准模块,能够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满足不同行业与企业的个性需求,并且实现更优性价比。以AGV为例,通过对控制、导航、调度进行模块化,客户可以脱离实施人员,自行完成车体参数配置、建图、路线规划,并根据业务需求调整;而立库的核心设备堆垛机,更是从地面到31米高、从-30℃到50℃温度环境、从百公斤级到5吨级别、从单深位到双深位、从直轨到变轨,均有可以胜任的相应产品。

在与有着“涤纶长丝企业中的沃尔玛”之称的化纤巨头桐昆的合作中,安歌科技充分展现了根据行业痛点“度身定制”的实力。化纤产品尺寸大且单元承载大,单件存储自身载重达720公斤,加上附架后,载重甚至高达800公斤。这样的特性,导致丝饼在搬运、码垛的过程中极易受损变形,而一旦受损,材料用于后道工序时就会出现断头,带来经济上的较大损失。在双方合作的首个项目——桐昆恒腾自动化立体库中,安歌科技通过打造高度统一为25.5米的5台双深位堆垛机和4台单深位堆垛机,在库区成功建立2万余个库位,攻克了重载和不规则枪型场地带来的挑战,实现了空间高利用率及物流效率最大化。

E调节:注重柔性与可拓展性,为企业成长预留空间

智造物流的另一重挑战在于,考虑到成本,企业往往无法以“一步到位”或“超配”的方式来进行升级,但又需要在订单量出现季节性波动、或未来进一步对系统进行迭代的时候,能够从容应对,这就对解决方案的柔性与可拓展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这一痛点,安歌科技在解决方案的规划布局上,进行了不少成功尝试。

与读库的合作,很好地体现了安歌科技这种“未雨绸缪”的能力。读库是中国首家对图书仓库进行自动化的出版社,在国内没有任何同行业先例可参考。由于图书属于低利润行业,如何在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投入成本少、设备系统总投入少的前提下,预留足够柔性来应对大促等节点高爆发的订单、并顾及到未来几年可能面对的业务发展及订单结构变化?安歌科技创新运用了360度Miniload立体库,并借助AGV实现了无人化的“货到人”拣选作业,同时,由于在规划设计时在各环节充分预留了可扩容性,即便碰到618、双11等峰值促销期,只要临时增加几个捡选站、补充一些机器人,就能快速提高拣选效率。项目上线后,读库不仅人力成本减少50%、日均订单处理能力翻倍、库存压力从1年减少到6个月,而且有能力应对未来预计增长的大量2B订单,可以说是创造了超乎期待的价值。

可见,智造物流普及之难,难在要考虑的不单纯是价格,而是如何以可负担的成本,提供及时、方便、高质量、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由于每个厂家的基础、需求、所处行业不尽相同,智造物流升级不可能通过削足适履的方式实现,只有技术与实用兼备,才能让智造物流真正在不同行业中生根落地。

安歌科技近年来的实践,恰恰印证了其解决方案在“千厂千面”中国制造业土壤中强大的适应能力。通过数智技术的赋能,降低制造物流的管理难度,实现“E管理”;布局技术与性价比兼具的定制式创新,满足制造企业在物流升级中的个性需求,实现“E定制”;设计更柔性的系统方案,让企业能因应需求轻松扩容,实现“E调节”……随着安歌科技的升级,必然能进一步让这种集“E管理”、“E定制”、“E调节”于一体的“E模式”,惠及更多行业与企业。安歌科技的未来发展,也值得业界期待。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