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团餐企业来说,若想要快速渗透至下沉市场中,面对这以留守妇女、老人及学生为消费主体市场结构下,老年餐厅与学生营养餐就成了团餐企业必争的“城池”。
近两年国家开始不断倡导老年食堂与营养餐的发展与规划,但这两个领域对团餐公司来说仍是块“烫手的山芋”。对于老年食堂来说,即使有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补助,但食堂里低廉的价格、规模的制约与日益增长的人工成本让本就薄利的团餐企业在运营面临不小的挑战。
在学生营养餐领域的情况则更为严峻,团餐公司需要在保证安全、营养的基础上,在没有什么市场化可言的固化餐标下,如果再有一些不透明市场因素干扰,企业要维持正常运转简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想掌握下沉市场中的“流量密码”,光有过硬的硬实力还不够,团餐企业还需要更具抗压能力的经营策略。
团餐谋2020中国团餐行业发展报告披露了一组数据显示,在调研的92家二三线城市的团餐企业中,90%的企业仅在当地经营,其中超6成仅经营1-2个网点。
从数据中我们足以看出,二三线城市团餐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且中型团餐企业都较为稀少,靠关系营销的小型团餐企业占比极大。因此新的团餐企业想要迈入下沉市场中,就必须要面对比一线城市更为严苛的市场环境与竞争手段。
其次,政策变化导向也是决定团餐企业市场下沉成败与否的重要一环。某行业人士告诉团餐谋:“我们看到过挺多团餐公司本来跟政府谈好了合同,已经花了大量时间与金钱进行推进,但政府导向一变,领导班子换届就会使得原来的合同作废。团餐公司自身也会蒙受巨大损失。”
所以,若想要掌握下沉市场的增量密码,大中型团餐企业还将面临更多的考验,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不过,相对电商的下沉市场已演化为刺刀见红的激烈战役,团餐行业的市场下沉领域还处于萌发阶段,早进方能占得先机,不然等到市场成熟之时,企业可能连拔刀的资格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