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转换效率,「易能时代」缓解新能源车主补能焦虑

2022-03-14 15:37

       充电行业最具技术含量侧,将决定未来部分补能企业走向。如同即便手机产品不断更新迭代,手机厂商层出不穷抢夺着增量市场份额,但芯片厂商依旧是拥有着最核心的芯片技术的头部玩家。充电桩行业也如此,利润分配由上游传导到下游,上游核心技术不断迭代才是核心。分析充电桩的盈利成本可见,设备的核心在于充电模块。交流充电桩,俗称“慢充桩”的成本均价在5000-20000元间,而“快充桩”直流充电桩的成本更高约10万-15万元。充电桩厂商把各个器件进行组装,充电模块最具技术含量,占总成本的45%-55%。充电模块的作用是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为可为电池充电的直流电。补能是个求长期回报的生意,按时长、电度收费。想要获得长期回报,需要保证固定资产(充电模块)不会折损太快。通常来说,一个交流快充桩120KW,一个充电模块20KW,得放6块充电模块,才能保障电量传输。而采用串联模式的充电模块中又有30多个开关,一旦损坏,充电模块报废。因此,充电模块核心技术突破需要考虑电损损耗大、维护成本高等关键问题。深圳市易能时代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能时代」)也认为若突破充电桩电池模块技术,是改善行业现状的办法。36氪获悉,「易能时代」于昨日(3月13日)发布「启明」充电桩模块。此款充电桩模块产品为「易能时代」作为新人入局新能源行业的首秀。据悉,团队封闭3年,研发原创技术路线。充电模块头部玩家为英飞源、优优绿能、永联科技,其中除却永联科技,创始研发团队多半出自“华为电气——爱默生系”。据悉,「启能」采取了与上述三家不同的技术路线。「易能时代」CEO苏昕解释,在研发「启明」时,团队首先考虑了超快充市场,其次是如何在充电效率、散热、防护、兼容等因素上实现降本增效。在充电效率方面,充电模块损坏的很大原因来自开关管(IGBT功率开关),「启明」采用纳秒级的开关控制,跟随功率因数,降低峰值损耗将开关损耗降到最低。对比,市面普遍的94%电量转化效率,实现至99%,换句话说,充100度电,只消耗1度电。散热方面,采用智能温控技术,对于电路不同部分的温度控制不同,进一步降低风扇噪音,减少环境干扰。防护方面,采用有源整流的隔离控制,降低干扰信号导致的大电流冲击风险,减少充电桩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另外,充电桩的建设受到场地、区域电网的限制,小型化和兼容电网是未来趋势。

      「启明」通过采用结构合理化设计,使得元器件设计更为精密,容易安装,以此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投资回报方面,「启明」研发团队做了一个计算:一根 480kw超充桩,一天工作时间10小时,意味着节省的电能280度电,相当于单桩每天多赚200元钱,全年多6-7万元利润,2-3年以内省出来的钱可以赚回超充桩的硬件投入。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需要活在生态圈及产业链中。构建“能源云”生态将是「易能时代」的长期壁垒。就像安卓和苹果开发开源系统,「易能时代」可以为厂商提供集硬件、软件、服务的整套技术路线,“「易能时代」去做最底层需要不断技术迭代的东西,同时兼容整个生态。”据悉,「易能时代」于2022年初完成2.5亿元B轮融资,由正东投资集团领投,老股东加持。早在几年前做「易加油」时,团队就注意到了深圳市内出租车、公交车全部油转电趋势,“这可能是未来其他城市的模样”。将目光放远,作为新能源行业入局者,「易能时代」考虑的不只是一个充电桩核心模块。结合已有的数据运营和能源资源优势,未来「易能时代」的迭代产品或将围绕「技术+数字」双重驱动,以电能转换为核心,助力“碳中和”。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