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灼识咨询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在我国14.9万亿元的社会物流总成本中,第三方物流的规模为6.5万亿元,占比达43.9%。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的规模为2.03万亿元,占比第三方物流比重超30%。
随着供应链渗透率水平进一步提升,深耕多个行业的百世供应链有受益的可能性。
此外,现阶段,百世国际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也还算不错。
数据显示,2021年,东南亚地区的包裹总量同比增长104.4%。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和新加坡的包裹总量同比增幅分别为87.7%、87.1%、609.2%、336.8%和522.6%。
从结果来看,现阶段,百世的业务结构优化策略有望奏效。
断臂还是重生?
需要了解的是,首家民营快递诞生在国外。此后,进入改革开放后,国内引入了国外快递行业的运营模式,在市场调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快递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随着各种民营快递企业纷纷露头,由于快递企业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市面上诞生了通达系和顺丰两分天下的说辞。
尽管百世某种程度上也在“桐庐帮”之中,但与通达系不同,百世集团自成立之初就具备科技赋能的业务底色,创始人周韶宁成立百世初衷就在于“运用信息技术对中国物流行业进行资源整合”。
在此愿景下,此后短短数年内,2008年,成立百世供应链;2010年,成立集团旗下快递子品牌百世汇通,后更名为“百世快递”;2012年,成立旗下零担快运品牌“百世快运”;2015年成立百世国际。
2016年,中国快递企业开启上市狂潮,顺丰、圆通、申通等先后上市,2017年9月20日,百世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直到2021年10月29日,百世集团向极兔速递出售中国区快递业务,以技术基因对标的百世,反而成为价格战中的退场者。
一路走来,百世不乏坎坷与荣光。
企业的荣辱往往是一时的,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是否有足够的韧劲。
客观来看,真正有价值的企业,无不是数次在倒下的地方崛起,在残酷的生死考验中成长为领头羊,为企业界树起一面亮丽的旗帜。
不可否认,或许会有很多企业在一新轮危机中倒下,永远消失,对于百世而言,“不下牌桌就是最大的胜利”,才有未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