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疫情映衬下的物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2022-04-22 11:38

微信图片_20220420082155.jpg

物流产品网(ID:products56)原创

  作者 | 物流絮语

  编辑 |物流絮语

  图片来源 | 网络

  近几天,京东自杀式物流援沪上了热搜,不仅是物流人,更是大众街谈巷议的话题,而京东这一举措折射出的内涵是什么?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文化,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物流竞争的下一个着力点是文化

  物流,从传统管理走向现代管理,需要培育更具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给企业注入生命活力,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

微信图片_20220420082642.png

  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生不息的源泉。美国IBM前总裁小沃森讲过: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一整套健全的信念,他所说的信念,其实就是企业文化。

  物流企业更需要用文化建设来凝聚力量,塑造团队,赋能品牌,为什么呢?

  从物流组织架构和工作场景来说,物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特别强调人的作用;其工作场景具有分散性,无论是高速公路的货车司机,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工作的独立性都比较强,服务的好坏,靠自觉的成分占比大。

  物流运行的全过程——前端(发货端)、中端(转运端)、末端(最后一公里),相对大工厂显然存在着管理难点,需要通过企业文化来激励、约束,提高凝聚力与责任心。

  从竞争角度来说,物流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集约化趋势明显,竞争已经进入一个更高的赛道,单纯靠价格战,不可能实现企业业绩持久的成长,物流企业竞争的下一个角力点,是品牌,或者说是文化。

  从服务角度说,服务是物流企业的灵魂,特别是快递企业。企业间竞争必然取决于满足客户需求和升级客户体验,服务提高需要文化建设的牵引和激励,需要发挥企业精神的感染力。

  物流服务组成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服务能力,牵扯到的是硬件建设,如场站,仓储,车辆的智能化程度,服务时效和安全,与资金的投入正相关;另一部分是服务意识,是软件部分,是文化建设的部分,完全取决于人的服务行为、认知水平和思维心态。

  总的来说,物流文化是指,经过长期的物流实践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能够反映物流特质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

  每个物流企业的文化,必须要反映个体物流企业的特色、渗透自己企业的特质。充分挖掘物流个体企业背后的文化内涵,积极建设对员工自我身份的认同,重视价值观的传递,提升其使命感。

  物流个性文化建设要讲凝聚性,要讲融合性,前者是企业文化的粘合剂,促使整个企业团结一致;后者是企业文化对职工的潜移默化作用。

  总之,没有文化的物流就是落后的物流,物流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物流文化凝聚人心,激励斗志,赋能创新。

微信图片_20220420082655.png

  当然,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文化,作为共同价值观念,需要较长的时间和积极创造条件才能逐渐形成。物流企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环境,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积极学习和引进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来丰富和发展物流企业文化内涵,促进物流企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社会责任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物流联系千城百业、服务千家万户,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是产品和用户的桥梁,因此,物流文化建设重要,物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更重要。

微信图片_20220420082701.png

  企业是讲求效益的,然而效益与责任是企业这个硬币的两面,企业与责任紧密地结合,有作为的企业家,同时应该是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

  外国专家说,企业最核心的社会责任就是“获利”,也就是努力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来满足社会尚未满足的需求,同时还应该长期采取一些对本身有利,对整体社会也有益的行动。

  UPS将“我们爱物流”作为企业的理念,一个“爱”字,形象又生动阐明了企业的主旨。这个爱,扩张开来,就是企业责任,社会责任。

  中国物流界的一位专家说,中国的物流企业要有“双生命”,一个是经济生命,另一个是社会责任生命。“双生命”都要旺盛,中国的物流企业才能够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物流文化与外国的不一样,具有东方文明的传承与沉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沉淀了很多宝贵的文化财产,传统的东方文明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物流领域,崇尚礼让为先、合作共赢等,都是我们东方文化的反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化内涵在物流文化中也有反映,现代物流理念所倡导的供应链,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最好的体现。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