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五花肉并非郭强第一个创业项目,在此之前,他还做过英式炸鱼薯条、芝士榴莲饼等热门小吃。“我们做的都是当时最网红的东西,”郭强对于自己“简单粗暴”的项目挑选标准直言不讳,“网红的存活时间肯定不会特别长,可能也就一年两年,我们就会换新的产品。”
与许多人想象中被“割韭菜”的加盟骗局不同,不少参与者其实从一开始就明白这只是一场游戏。郭强在筛选加盟商时的标准是“做过小吃、懂餐饮”。他解释说,小白可能看脆皮五花肉挺火就想来挣钱,不明白这东西生命力很短,一旦产品不好卖“心态就崩了”,好一点的小赚一笔后关店,经营能力差的直接亏损出局。但熟悉这一套的玩家,一看就知道它火不了多久,一个产品不行了,会去挖掘下一个有网红潜质的项目“原地复活”。
很多情况下,脆皮五花肉本就是用来替上一个项目回血的。笔者家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店就因为生意不好,分出一块4-5平米的区域,转租用来卖脆皮五花肉,可惜的是,依旧没逃过倒闭的命运。
郭强信心满满地表示,旗下品牌的脆皮五花肉品质高于同行,生命周期更长,且后台数据显示回购率达到40%,“中国人还是以吃猪肉为主,猪肉你怎么做,它都有受众。”但是在交谈之中,他也透露自己最近正在筹备一个鲜卤肥肠的新项目,选址还是在南锣鼓巷。
在郭强发来的宣传海报上,写着这样一句广告语:老汤老店老味道,三十年专注做一款肥肠。
李荟告诉我们,很多创业者愿意进入这种网红项目,跟项目本身热度已经起来也有所关系,“这样他不需要再花费额外的一些营销费用,就能够达到一个不错的宣传效果。”说白了,就是蹭网红产品的热点。
朱师傅承认现在脆皮五花肉没那么火了,但他仍在不断精研技术,"好好做还是能做下去。" 有的徒弟切的肉不好,一条肉下来3、4个猪乳头,口感上差得远。生肉拿一条过来,皮子能不能爆起来,烤出酥脆油条那样的口感,朱师傅一眼就能看出。
朱师傅在抖音有24万粉丝,在脆皮五花肉已被唱衰的当下,他仍不断发布试吃的视频。鲜红的肉,焦黄色的外皮,一口咬下去酥脆声溢出屏幕,仍有好奇的食客通过视频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