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拼多多的选择,其实也很好理解。它当初之所以能在淘宝京东盘踞的电商市场脱颖而出,靠的就是价格优势。而直播电商的观众,大多就是抱着“捡便宜”的心态去观看的。
如果拼多多的直播还是打价格牌,很容易和平台的定位产生冲突。本就薄利多销的商品,再度压价的话,只会损害商家的利益。最终极易导致同行间的恶性竞争。
现在看来,拼多多似乎已经放弃了对直播电商进行新的尝试。而和它同样落后一截的京东,则是在今年重新燃起了对直播电商的兴趣。
主播能带货,不如商家能赚钱
今年618当晚,京东开设了一场名为“新物种实验室”的直播。这场直播中,京东试验了其“场景化直播”的构想。几位年轻主播走进厨房、客厅、露营地等场景之中,在畅聊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以场景套装的形式向观众推销商品。
京东零售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林琛表示:“我们不需要吆喝式带货,而是需要能给大家带来知识价值的主播与新技能增量的达人”。直播期间,控卡零食套组售出超4000套,预制食品套组售出超2000件。虽然销量还是不及其它头部平台,但至少验证了场景化直播的可行性。
前不久的8月7日,京东发布“新物种首发计划”,再次探索场景化直播。京东认为,依托数智化能力和供应链优势针对场景化直播进行探索,将会是京东直播的重要创新方向。或许通过这样的差异化竞争,京东也能建立起自己独有的直播电商生态。
此外,京东也没有放弃对直播达人的培育。近期,京东直播连续发布多条达人主播招募和激励政策,看起来仍有孵化平台自有头部主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