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时零售领域深耕多年,同时也在和线下商家合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了一套对接大卖场、社区生鲜、便利店、品类专业店等不同业态的合作模式和解决方案。
京东到家打造了一系列的产品、工具、系统,帮助实体零售商完成数字化改造,帮助品牌商实现全渠道整合营销。比如,京准通在升级LBS能力后可以精准投放3-5公里人群,让门店受众面更加广泛,也让线下店坪效得到大幅度提升、销售额明显提升。京东到家自主研发的海博系统具备商品管理、会员运营、营销活动、履约优化和全渠道数字看板五大能力,可为零售门店提供完备的全渠道经营助力,帮助零售门店显著提升全渠道经营效率、降低成本、最大化销售额。
在履约环节,达达快送探索出的“仓拣配”全链路一体化解决方案。除了保障配送环节之外,达达优拣为门店提供众包拣货员招募、全渠道订单拣货和拣货流程数字化管理等服务,能够解决门店拣货痛点,提升门店效能。据悉,沃尔玛、家乐福的所有卖场门店,均已全面接入达达优拣,应用达达优拣后,家乐福门店平均拣货速度提升23.8%,拣货时长降低36%。
从这个层面来说,即时零售的本质是零售而非外卖。京东到家给线下商家和品牌商带来的不仅仅是流量价值和配送价值,其背后是京东积累多年的零售服务能力、数据、商品能力、供应链能力。在未来持续探索即时零售的过程中,京东到家积累的能力也必将发挥关键作用。达达集团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海博系统应用7700家零售门店,京东到家百强超市合作近九成。
即时零售带给商家的是商品、库存、促销信息管理能力的变革,从沃尔玛、联合利华等大型零售企业,到社区便利店、药店等个体零售门店,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
今年京东11.11,京东到家的服务覆盖了超过1800个县区市,在商超O2O平台的市场份额中位居第一。以2022年中国零售业态门店超过610万家的规模来看,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十年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即时零售,给零售以未来十年的想象力
沃尔玛中国高级副总裁祝骏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谈到:“现在沃尔玛门店已有大量订单来自线上,去年11.11沃尔玛大卖场O2O销售额是上一年的180%,未来十年,这个数据还会不断增长。”
益海嘉里集团消费品渠道事业部执行总监赵红梅认为:“11.11的包裹已经完成从多日达到当日达,又实现了小时达、分钟达的进化。十年后没准可以语音下单,分分钟送达。”
“即时零售,领变新十年”,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如今,无论何时何地,哪怕遭遇洗发水、牙膏等最必需的日用品用完的情况,消费者也不用再遭遇不得不出门购买的尴尬,手机上下单即可很快收到商品。十年之后,随着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诸如大家电、家居家装等商品也可能在1小时内送达。
这意味着,即时零售是继电商之后,又一个对零售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变革。如果以双十一为节点来看,消费者的感知将是收到商品的速度越来越快,能通过即时零售买到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和电商一样,即时零售最终带来的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从对未来的想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即时零售是一个让多方受益的新型零售模式:对消费者来说,即时零售可以让全品类商品随时随地即时送达,更快、更方便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对电商的发展来说,发货可由线下门店完成,实现仓储零售一体,减少供应链成本;对于零售门店和品牌商来说,即时零售可帮助他们获得新的客源,实现销售额增长。
这离不开京东到家这样对零售本质的深刻理解,又肯坚持做“脏活累活”投入数字化系统研发的平台。从电商到即时零售,京东以自身供应链能力、商品管理能力、零售大数据能力践行长期主义,让更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受益。
当前,京东推进的链网融合已成为“以实助实”的最佳实践和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具体而言,通过打造“有责任的供应链”和“织网计划”,京东开放自身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技术,织起了货网、仓网、云网并深度融合解耦,实现“三网通”,不仅保障自身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带动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即时零售业务所连接的实体门店,作为“三网通”中货网的核心构成部分,在为消费者提供多快好省的消费体验的同时,也让商品得以更加高效地运转,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京东在以即时零售为代表的同城业务布局上,更是在城市维度践行三网互通,不断强化、开放数字化基础设施,同时持续完善同城供应链的整合。
这也给十年后的双十一更多可以想象的空间:无论什么商品,我们都可以期待在下单之后,眨眼间“说曹操曹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