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美团买菜业务,因为前两年在全力主推的美团优选快速向三四五线城市渗透,所以并没有急于的去推动美团买菜的扩张,虽然模式不同,但在主营的生鲜品类上,美团优选与美团买菜有相似性,有美团优选冲在前面,美团买菜是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做及时调整的。每日优鲜的结果,侧面表明美团没有去激进扩张买菜业务是合理的选择,在一二线城市虽然生鲜电商是刚需,但却是一个需要考验综合运营能力的事情,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美团在美团优选和美团买菜上的投入不会停止,但控制亏损,减少投入,提高效率是接下来的运营重点,Q2的财务数据和财报会上的官方表态也都直观的说明了这一点,美团买菜和美团优选要“缓一下”进行优化调整。
而在美团电商业务发展方面,在即时零售的市场环境下,有美团闪购以近场电商的方式去扩充美团平台上的商品消费品类,也就不急于用传统的远场电商方式来增加平台可售商品种类了。美团何必以己之短去搏彼之长,还不如充分发挥自身在即时零售市场的流量优势和配送优势,迎合当下消费趋势,以己之长的集中精力去发展即时零售业务。
浙商证券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专题:平台VS自营、美团闪购VS京东到家》报告里分析到,截止21年底,美团闪购用户人数是京东到家5倍左右,订单量是京东到家平台6倍。此外,美团闪购与外卖共用骑手资源,经10余年发展美团外卖现有有骑手500余万,京东到家+达达仅刚到百万量级,配送网络密度行业最大,更强的规模效应。美团平台MAU约4亿多人,京东主站MAU约1亿+,美团闪购比京东到家更有流量优势。
当用户在美团上养成即时零售的消费习惯,未来可以自然的转化成美团远场电商的用户。所以美团现在急于做的是养成用户在平台上购买非餐商品的习惯,所以美团在不断引入KKV、名创优品等各大线下知名零售商入驻,甚至阿里系的苏宁易购也与美团闪购达成全面合作。以美团闪购为基础,来扩充平台非餐类目,满足用户对商品即时消费的需求,至于未来用户是选择平台上的远场电商商户提供的商品,还是即时零售商户提供的商品,对平台而言都一样,只要用户留在平台消费,美团都是笑到最后的赢家,所以与发展即时零售的急切性相比,美团电商的发展可以缓缓。
用“三缓一进”来形容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电商和美团闪购的关系或许会比较贴切。在社区团购领域,美团优选面对多多买菜和兴盛优选没有竞争优势,一时间也难以决胜,发展节奏可以缓一下。在生鲜电商领域,每日优鲜给美团提了个醒,生鲜电商急不得。在远场电商方面,京东和阿里先后被拼多多和抖音挤压,美团现在有必要逆势去投入传统电商业务的建设么?
对比之下,现在是美团闪购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一旦可以借此机会取得大成,未来也可以在业务协同上盘活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电商三大业务。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美团闪购会成为美团电商零售业务中走在最前面的主力军。
近距梨联合创始人丁健表示,之所以会在杭州选择做美团闪电仓,除了看到年轻用户的消费变化外,也看到近期美团闪购在即时零售业务方面的一系列积极运作,例如与苏宁合作、请罗永浩代言等,这些都只是在媒体舆论上看到的,在实际运作闪电仓项目的时候,官方会从开仓选址、SKU选品、商品上架、后台操作、活动发布等给予全程指导,甚至连菜单页排版顺序细节都有指导建议,而且近期加盟闪电仓的商户也越来越多,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平台上的激烈竞争氛围。
在做美团优选和美团买菜时,都是自营模式,没有更多的业态参与者加入其中,盈亏完全靠美团自身承担,发展速度也受限于美团自身的业务能力。而美团发展至今,长袖善舞之能主要是平台运营能力,利用商户自身的赚钱诉求来实现平台利益最大化。这几年美团电商零售布局的转折,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非常契合,即时零售风口悄然而至,美团闪购已然成为新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