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此,三只松鼠受限于自身并不成熟的代工厂模式,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优势,无法提高用户留存率和复购率,于是逐渐被其他品牌替代。
回归品牌属性,破解代工难题
假如三只松鼠面前只剩一条路,那必然是从产品出发,回到产品本身。
从第三季度各休闲零食品牌发布的财报来看,三只松鼠营收净利双降;盐津铺子虽营收净利稳步增长,毛利率却在下降;良品铺子前三季度增收不增利;来伊份第三季度净利为负。
值得注意的是,据洽洽公布的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84亿元,同比增长12.91%;净利为6.27亿元,同比增长5.45%。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增长13.56%;净利为2.76亿元,同比增长3.24%。
在众多陷入增长瓶颈的休闲零食品牌中,洽洽绝对算得上是优等生。
关键的是,2021年洽洽食品的电商业务营收5.69亿元,仅占总营收比例为9.52%,电商业务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电商占比不大的洽洽与三只松鼠截然相反,但洽洽却能在线下市场拥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无非是洽洽的核心产品——瓜子。
据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洽洽的葵花子业务收入18.44亿元,同比增长14.29%,占总营收的67.77%。坚果类产品收入为5.25亿元,同比增长13.77%,占总营收的19.59%。
显然,洽洽食品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葵花子与坚果两项业务,其中,葵花子业务占据重要地位。
从中不难看出,洽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商品集中度较高,消费者基本盘稳定,这给了洽洽足够的底气。而三只松鼠正是缺乏这样的产品竞争力,才无法彻底打通线下渠道的“任督二脉”。
除此之外,拼多多的坚果经销商在短时间掀起热潮,也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差异化定位。
首先,接地气的包装降低了成本。其次,散单销售、工厂直发的形式,压低了售价。最后,低价路线打开了下沉市场的大门。
综上可知,产品才是三只松鼠实现增长的重中之重。
如今,三只松鼠暂停了门店扩张,开始重新聚焦坚果,放大产品优势,将全品类品牌转型为“坚果果干+精选零食”品牌,并希望以此获得转机。
从市场角度看,有数据显示,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近五年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2%,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趋势。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其中,坚果炒货消费量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据《2019年全国坚果炒货行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坚果炒货企业收入1766.4亿元,同比增长8.7%,近两年来,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也就是说,休闲零食行业依然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而坚果炒货更是立于市场潮头,此时的三只松鼠还有机会。
总而言之,现在的三只松鼠需要加快转型步伐,打造出特有的产品优势,才能打赢这场翻身仗,实现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