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多式联运角度看物流枢纽建设的重要性

2022-11-23 12:15

  我国不仅需要全球定位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还需要众多的以二三线城市为依托的区域物流枢纽城市,区域物流枢纽各有特色,组成了我国功能多样,全国覆盖,别有中国特色的物流多式联运网络体系。

  但目前的问题是,物流枢纽东西部的不平衡,是短板中的短板。这是多式联运在全国难以落地的主要症结所在,近年,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中西部地区比重高,反映了我国未来产业布局和物流空间体系的重构是以增强西部,平衡发展为主题的。

  我们知道,没有任何一个单一主体或企业能完全驾驭多式联运庞大的资源和业务,多式联运的运作必然是通过多方的物流元素共联共享来实现驱动的,而物流枢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鄂州机场将与武汉天河机场、阳逻港、三江港、吴家山铁路枢纽等交通枢纽一起,共同构成武汉城市圈“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形成“水港、陆港、空港”三港联动的发展格局。

1111.jpg

  目前,物流枢纽从实体型枢纽向智慧型枢纽转变。以“流”为要素开展各种服务,形成新的聚流枢纽,以推动资源要素高效协同的新秩序重构。传统的多种交通设施与交通工具是物流的载体,在这一体系中,中转、集疏和分拨功能起着支撑作用,其智慧化也十分重要。

  三、物流枢纽重构多式联运新业态

  枢纽,是交通线路和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节点,是“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重要一环,将重构多式联运新业态,经济社会新秩序。

222.png

  物流的要素“物”必须在枢纽进行集中配置, 枢纽以聚流和辐射为特征,“平台经济”、“航空经济”、“高铁经济”、“海运经济”等需要多种交通方式融合配套,需要物流枢纽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枢纽的六种类型中,分别是陆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其中前三者是塑造多式联运生态的主要基础。

  美国小城孟菲斯,是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航空货运枢纽,其在多式联运中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我国,航空物流枢纽则是短板,鄂州机场是中国货运机场的破零之战,也是中国航空物流枢纽的开局之战,其定位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2030年预计货运年吞吐量330万吨,计划到2050年前后实现货邮吞吐量700万吨以上,成为全球第一大货运机场,将对我国多式联运最薄弱的一环,空运起到补裢的重要作用。

  鄂州不是地理中心,但鄂州离九省通衢的武汉只有一小时路程,在京九、武九铁路联络线和武黄城际铁路交汇处,也是长江水运的主要港口,因此,鄂州机场枢纽的建设有空转铁,空转水的优势。

微信图片_20221118114610.jpg

  此外,圆通宣布投资122亿元在浙江嘉兴建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并依托该枢纽打造立足长三角、联通全国、辐射全世界的超级共享联运中心,还有京东南通航空枢纽也是以联运为出发点的。

  而陆港枢纽依托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运输大通道和场站、物流基地等,衔接内陆地区干支线运输,在公转铁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

  2019年9月公布的首批23个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城市名单中,陆港型的有8个,分别是西安、成都、兰州、乌鲁木齐、长沙等,不仅承担的是货物转运联运,而且同时与当地及周边的制造业、商贸业充分融合,极大支持及促进了物流枢纽辐射圈范围内的产业聚集和经济发展。

  陆港创造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内陆港模式,依靠中欧班列为代表的陆路国际物流通道为出口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运力支持,开启内陆物流联运新模式。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港,开行了中欧班列长安号,覆盖丝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跨欧亚公转铁的完美融合。

  物流枢纽是围绕着实体货物流动与产业聚集自然形成的,加之现代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集,形成网络化的物流服务,从而促进多式联运新业态的产生,以符合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融合,多式联运组织与供应链组织、产业链组织、价值链组织之间的标准化、全流程、一体化匹配和衔接正地进行。

微信图片_20221118114648.jpg

  从全球供应链的连接效率角度看待多式联运的新生态,其特点是推动资源要素融合统一、高效协同,正围绕供应链上下游无缝衔接和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升级进行。

  结语:合理分布,设施完善的物流枢纽,在多式联运中越来越显得重要,中国大地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边陲内陆,都在涌现着不同类型的物流枢纽,共同组成中国现代多式联运物流大网络,重构着中国与国际的多式联运新生态。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