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行业行走十年,他们在推广上有着十分深厚的积淀,很清楚广告要怎么投,链接要怎么优化,推广节奏应该是怎样的,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小白,抓着“白帽”二字上来就一通硬推。
另外,白帽玩法还倒逼他们把产品做好,这也是其能快速恢复的另一原因。抛开清货的产品,他们对新推的产品卡得十分严格。首先,没有特点,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坚决不上线,其次,上线的产品质量一定要有保障,每款都要保证经过多重验证。
现在张扬公司一款产品的上线时间约为6~8个月,目标是一个季度一个团队一款产品。与封号前一个月上近十款产品的速度相比明显慢了很多,但正是因为慢了下来才保证了各个环节的质量,“现在我们链接文案、图片、视频都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和优化,放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因为根本来不及。”
张扬告诉亿恩网,以前公司走的是精铺路线,SKU有将近1千个,但转型做精品后,将SKU砍掉了90%,仅剩下50~80个,同时供应商也收缩到了6、7家,而那些清货的产品都不再做了。
产品做好了会与推广形成一个正循环。以前不注重产品质量,仅靠灰色手段运营累积起来的评分(Reviews)很难稳住,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成本去维护,现在产品做好了,评分容易稳定,这笔费用就省下了,钱就可以更多地用来打广告,然后累积更多评价,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广告费用也获得了积累。
众所周知,白帽运营并不容易,但只要有一个成功案例,就会觉得这种玩法是真香。在张扬的公司同样如此,今年冬季旺季,他们有几款产品陆续爆单,且利润也十分可观,例如有一款产品在欧洲市场单链接单国家1天的出单量可以达到400~500单。
得益于这些成功案例,萦绕在张扬团队中的怀疑的声音消失了,“之前我们团队还想多上一点产品,现在他们会主动说要少上点。”
今年旺季,张扬公司的产品单量普遍看涨,“黑五”当天部分产品单链接出单量涨幅甚至高达平时的十几倍,“黑五”当天整体营收也有平时6、7倍的增长,完全超出了预期,再次验证了白帽路线走对了。
“之前没想到卖得这么好,导致备货不是特别充足,很多产品库存比较紧张,黑五之后就收着卖了。”
据张扬估算,今年公司的营收已经基本可以回到封号前水平,且毛利率与之前相比还上涨了5~8个百分点。
不过,虽然业绩相同,但与从前相比,张扬的心境却完全不同了:“以前看到业绩总会觉得忐忑不安,现在比较踏实,因为背着这个业绩的不是近千个SKU,而仅仅是十几款SKU。”
不仅如此,将清货的产品剔除后,产生利润的这十几个SKU占了业绩的90%,“所以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可持续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做完今年,明年这个产品做不做还是一个问号。”
随着经营策略变化,张扬的团队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现在测评和刷单团队已撤掉,销售人员缩减,同时增加了产品相关人员数量。一番调整过后,团队人数保持在50余人,虽然与封号前相比缩减了近40%,但相同业绩下,人效却更高了。
目前封号遗留问题“库存”和“欠款”已经基本被张扬处理完毕。从现在来看,其公司起码实现了两个目标,一是活了过来,二是初步转型成功。更重要的是,张阳对公司未来要走的路有了清晰的方向,且对前路充满信心。
“我们看到了希望,未来还是很美好的。”当他说这句话时充满笑意的脸上闪动着自信的光芒。
“感谢亚马逊,让我回头是岸”
“感谢亚马逊,让我回头是岸。”采访接近尾声时张扬真诚地说。
都说船大难掉头,当初张扬的公司就是这种情况。虽然他意识到灰色运营模式风险大、不可持续,铺货的未来也渺茫,但真正下决心砍掉99%的SKU,转型做精品,白帽运营,还是很难。
现在亚马逊替他做了决定,所有账号全封,已经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他才有了破釜沉舟的勇气。“以前别人质疑我几句我就怀疑和动摇了。”他笑道。
转型是痛苦的,同样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的卖家也不少,但是很多人都是因为不想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而迟迟没有迈出这一步。但在亚马逊重拳出击下,张扬的舒适区已经被打破,甚至已经被打到谷底,不触底反弹,结局就只有“倒闭”。
喉咙被扼,他的选择只有奋力一搏。“我们已经没有第二次试错的机会,必须转型,必须白帽,不管能不能成都得这样干,因为谁也不知道亚马逊还会不会再来一次清算。”
而让张扬没想到的是,当初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白帽玩法居然带着公司走出了困境。现在推出的产品得到买家认可,销量爆发式增长,获得了一个正向循环,并最取得了一个好结果,因此才有了他发自内心的那一句感谢。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正向结果作为基础,他现在做发展规划时目标更清晰了,面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更加从容了。
目前,他们明年上半年要上线的产品已经确定,同时第三和第四季度的产品也已经在规划当中。产品布局好了,营收多少就成为了顺其自然的事,其他事情也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好。“以前我们喜欢拍板,比如说营业额翻一倍,倒推出来需要多少产品,我们就上多少,这种做法很累。”
“只要今年的产品维持住,或者再有一些增长,然后新品能够达到它的市场份额,从规划来看,基本上2023年可以翻一番。”张扬说:“至于能不能翻一番,或者是增长的是1.5倍还是3倍,就看市场情况了,毕竟未来的市场环境很难预测,我们只需要按节奏推出产品就可以了。”
另外,他在品牌上也有了更多思考。“以前做铺货时对品牌的理解和考虑都比较浅显,品牌都是建立在产品的基础上的,铺货是根基根本都没打好,何来品牌,就算可以搭出一个模样来,现实也会狠狠给你上一课,因为地基不稳。”
“现在我们精力都在产品上,产品做好了,一方面有钱做品牌,另一方面也是把品牌的地基打牢了。”
事实上,即便是经历了一场“浩劫”,也并没有改变张扬对跨境电商的看好,这也是他毅然选择从低谷重新开始的原因之一。
他说:“中国供应链很强大,能够快速响应海外客户需求,跟着客户需求去选品,再加上供应链的优势,会让中国卖家在全球市场上有很大竞争优势。跨境电商增长趋势和需求都是在的,以前粗放式的增长导致现在竞争很激烈,现在就看大家能不能成功转型升级,然后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