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重量级发布会,释放疫情防控新信息!

2022-12-08 15:36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也比较隐匿。但是,随着病毒的变异,绝大多数的感染者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重症的比例是比较小的。“这几年,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诊疗经验,对于疾病的治疗,我们针对病毒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应该说也积累了很好的治疗办法。”郭燕红说道。

  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郭燕红介绍,首先的治疗就是对症治疗。有一部分患者会发热、咽痛、咳嗽,对于这些症状,主要是对症治疗,比如给一些退热药,还有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

  第二,抗病毒药物,这几年在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方面也有很多的进展,对于普通型或者有进展为重症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尽早地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向重症的转化。但抗病毒的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

  第三,这几年我们有很好的中医中药,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也是非常重要的。中药在病毒性感染治疗过程当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应该说现有一些很好的中医中药也可以作为治疗非常好的选择。

  第四,在治疗过程中,特别关注的是新冠肺炎的救治与基础性疾病的治疗要同时兼顾,不能因为感染了新冠,就停止基础性疾病的用药,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患者,日常的治疗是不能间断的。因此,在治疗新冠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基础性疾病的持续治疗。

  郭燕红还提到,相关的药物在新冠治疗过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已经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这些对症治疗的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包括中药、西药等药物,包括抗原试剂,进行一定的准备。同时,通过分级分类的救治,有很多感染者会选择居家治疗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求基层的医疗机构,还有药品零售网点等也要做相应的准备,这样来保证药物的可及性。我们也会通过多种方式,让大家知道如何使用这些药物,以及如何使用抗原试剂,来保证用药的安全。

  郭燕红强调,大家没有必要去囤积和抢购药物。随着整个工作的部署,无论是在药品销售网点,还是在医疗机构,这些药物是充足的。

  

  哪些老年人是接种疫苗的禁忌人群?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已经开展接种的超过34亿剂次、超过13亿人的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我们常年接种的其他一些疫苗相当,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略低于年轻人。

 

  郑忠伟介绍,目前,我们国家已经累计向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次的疫苗。从报道当中也可以看到,有3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政府官员带头接种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全球到目前为止,按照不完全统计,60岁以上老人接种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超过10亿剂次,都非常安全。党和国家现职领导人都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而且接种的都是和普通老百姓接种的一样的国产新冠病毒疫苗。


  “有的老年人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有一些担心,我也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些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只要这些慢性病控制得好,处于稳定期,都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郑忠伟称。

  郑忠伟还提到,在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方案里,也确定了4种不能或者暂缓接种的一些情况。

  第一种,老年人在既往接种疫苗有过严重的过敏反应时,比如出现过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等。

  第二种,因为感染性疾病处于急性发热期,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控制住以后再接种。

  第三种,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比如说肿瘤患者处在化疗期间,或者高血压患者处于高血压危象当中,一些冠心病患者在心梗发作期,还有一些神经性疾病的患者处于疾病的进展期,还有癫痫处于急性发作期,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病情稳定后也可以接种。

  第四种,因为严重的疾病或者慢性疾病已经处于生命的终末期,不建议接种疫苗。

  “对于老年人来讲,只要满足条件,一定要加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郑忠伟表示。

  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梁万年表示,对病毒和疾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的疫苗和药物的供给,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救治能力的提升等,都是恢复疫情前生活状态的一些条件,或者是关键要素。

  梁万年表示,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病毒的变异、重症和死亡的情况,要严防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等问题,这些方面我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有些措施也在进一步加强。

  梁万年指出,在当前,要继续做好一些相关的准备工作:

  一是加强疫苗的接种,尤其是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

  二是要加强药物的研发、生产、储备,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

  三是要关注病毒的变异,持续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特别要关注病毒的传播力、致病力的变化。

  四是优化完善医疗救治的方案和资源的准备。比如说分级诊疗方案落地的相关政策、救治设备、物资、空间、人力资源的准备等。

  五是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充实基层的专业防控和救治力量,加强居民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六是强化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保护,对医院、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等重点机构的人员密集情况要加强管理。老年人群等脆弱人群的抵抗力较弱,要强化对这些人群的保护。

  七是加强宣传沟通,提升个人的健康意识。疫情防控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理解、配合,需要社会同心、同向、同行。

  中国什么时候会开放入境防控措施?

  米锋表示,这次优化措施主要是针对国内各地的疫情防控,对于入境人员管理等外防输入的措施,我们也将依法依规、逐步推进、加快推进,进一步优化完善。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