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香港理工大学航运学讲座教授、物流与航运学系主任、董浩云国际海事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华告诉记者,物流运输作为生产制造型服务产业,依赖于生命周期较长的基础建设技术,对新兴科技存在固有的应用瓶颈和滞障。随着物联网基建技术突破性发展,世界物流运输产业创新势态已突破瓶颈,正引发一轮运载基础建设技术的颠覆性创新。以“绿色、智能、洲际”为主的物流供应链创新已经是主流方向。美国已批准万亿美元国家基建预算,在国家基础建设方面,尤其在高铁和港航物流方面,中国占有优势。深圳可抢占海铁港航技术先机,打造“绿色智能洲际物流中心,成为世界数智物流中心前沿,如:无人航船、自驾航运等。这方面深圳的比亚迪、华为和大疆等独具优势。”
深圳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秘书长郑艳玲表示,随着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供应链节点上的各类企业迫切需要加快智慧化技术与装备的应用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强化市场竞争力。她建议,深圳要引导企业深化对智慧化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应用,将深圳打造成为中国物流供应链科技创新示范城市。王国文博士则提出,要充分发挥深圳在全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发挥“双区建设”“双改示范”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深圳物流全球辐射力、影响力,全方位(海陆空铁邮)打造全球的物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