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失去热闹之后 这个双十二为何也静悄悄?

2022-12-15 14:35

  地方政府多地以“双十二”为契机提前布局春节消费

  不论是电商平台的特惠刺激,还是快递物流的缓慢恢复,都无法抑制消费的疲软。在政府层面,对于拉动消费复苏,提振消费意愿,也正在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经记者不完全梳理统计,全国多地正在提前布局明年春节促消费活动,有的直接将活动期限延至正月十五。其中包括:

  12月12日,甘肃陇南市举行“双十二”促消费系列活动。全市商务、电商系统将市内市外联动,线上线下结合,增加大宗消费,持续组织成品油、汽车、家电、商超、餐饮住宿等商贸企业,以发放消费券、企业奖补、打折优惠等方式,释放消费潜力,全面促进消费升级。甘肃全省同步举行商贸流通复商复市。

  12月11日,江苏苏州举行“百亿让利笑拼苏州”第三届“双12苏州购物节”,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以及商务部驻南京特派办特派员站台。购物节推出12项主题活动,并围绕数字生活消费服务场景,设计了本地特产、时令美食、苏州智造、江南剧场、老字号等服务模块。从“双十二”起至明年元宵节,全区43个重点商超单位共计划开展大小活动60项,覆盖双十二、元旦、春节、元宵节等多个节点,多渠道开启购物狂欢。

  12月8日-19日,广州市政府分三轮不间断发放消费券共计3000万元,派发的消费券涵盖轻茶餐饮、超市、电商、正餐住宿、百货五大类,面值从10元至100元不等。在深圳,新一轮的“乐购”活动也已启动,市民购买电子和家用电器等,最高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活动期间每人最高补贴2000元。同期,海南也正式启动了“离岛免税跨年狂欢季”,活动到2023年正月十五结束。

  据记者了解,借助“双十二”热点,部分银行推出年前出行季、年货节和年终奖理财等刺激措施,春节期间则主打“超级红包”吸引消费者,以适时全新切入点刺激消费。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的号召下,部分金融机构与电商平台的携手促销惠民更有了另外一重意义——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助力释放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重要信号。

  专家研判复苏具有滞后性,消费信心需逐步恢复

  2022年,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大稳经济的政策力度,经济增长触底回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指出,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这意味着,2023年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CBRE世邦魏理仕郑州公司副总经理、商业部董事张桐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认为,“双十二”购物节的“安静”并不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减弱,也不意味着购物节的“式微”。他表示,审视消费领域,消费信心和数据的回暖,也注定要经历一个过程与缓冲期,远期看总体不会影响国内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时期内,消费者对消费预期将趋于理性和保守。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表示,各地进行防疫措施的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是积极的、深刻的、长远的,不论是对生产、消费、投资、外贸,还是对人们的心理信心,甚至对经济的预期等,都会产生积极而又重大的影响和变化。

  宋向清表示,餐饮、旅游、住宿等服务业将会迎来复苏,市场需求得到有效提振,企业复工复产有利于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外贸外资得以恢复,尤其是经济的常态化运行,会极大增强大家的信心,进一步强化对经济增长的预期。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