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车企因为规模和产业链布局的差距,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出海战略,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两大阵营形成各自迥异的风格。新势力们一般会优先选择对电动车接受度较高、政策更友好,且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欧洲市场,蔚来、小鹏、岚图的海外市场主阵地都在欧洲。在出海模式上,新势力们采用的是直接出口外销的方式,或在当地合作代理商、或是自己建直营门店。而传统车企,出海目的地更广泛,从亚非拉到欧美都有布局,出口的方式也更加灵活,有的直接出口、有的在当地建厂、有的则进行股份收购。长城汽车证券事务工作人员对市界表示:“在出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第一是整车与零部件收取的关税率,其次是运费,然后是当地人工的成本。”
而比亚迪则选择融入当地产业链。9月8日,比亚迪汽车泰国有限公司宣布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买地和建厂合同,这是比亚迪在海外的第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厂,预计在2024年开始投产,年产能约为15万辆。而在不久前,比亚迪宣布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考虑在当地建厂。而以什么身份出海、是直卖还是租售,也是一门学问。2018年,上汽确立国际化战略,开启“出海元年”,以名爵这一品牌为核心,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开发全球车型、建立海外销售公司、扩大汽车海运船队等。名爵一开始是英国罗孚汽车集团下的品牌,后被南京汽车集团收购,2007年,上汽集团收购了南京汽车集团。自此,名爵汽车品牌归属到上汽集团旗下。名爵的英伦身份确实让其在国际市场走得顺风顺水,目前名爵品牌连续三年排名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第一。2022年上半年,名爵出海销量已超过20万辆。不过,国内消费者认识的名爵和海外消费者认识的名爵可能不一样。在国内,它们是上汽飞凡、上汽荣威、上汽通用五菱,但在海外,可能通通都是名爵。同样的方法近年也被吉利所学习,吉利2017年收购的国外品牌宝腾帮助吉利更快地进入了东南亚市场。借着收购国外品牌出海,不失为一条捷径。而新能源车企在试水海外市场时,有些则谨慎地选择出租的方式。继比亚迪与全球汽车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为欧洲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后,蔚来也将目光瞄准欧洲的租车市场。10月8日凌晨,蔚来宣布其三款最新车型ET7、EL7和ET5将通过订阅模式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开放预订,但只提供租赁服务,不直接销售。在业内看来,由租赁市场切入是颇为“讨巧”的方式。“欧美的汽车租赁业有着千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许多国家都有自己发展成熟的汽车租赁产业。汽车租赁公司每年更新的运营汽车数量,在汽车销售总量中占着很大比重,”一位国内头部车企人士称。在该人士看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出海,从租赁市场切入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因素,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认知度普遍较低,所以用户体验尤其重要,如果用户初期不愿买单,从租车切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方式。基于庞大的租赁市场,用户更容易深度体验中国新能源汽车,从而为未来渗透率提升打下基础。另外,普华永道报告也认为,B端机构对于新能源车的接受程度与采购执行力高于C端,原因在于企业希望通过采购新能源车打造绿色形象。
海外的钱并不那么好赚
中国车企出海时,面临着海外市场供应链、行业竞争、数据隐私、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挑战。以中国的优势项目新能源车来看,虽然2022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59.3万辆,但其中特斯拉一家车企就占了43.3%。一些新能源车企出海也经历了一波三折。2022年5月,据《晚点 Auto》报道,小鹏汽车负责出海业务的副总裁何利扬已离职,何利扬的下属,负责出海业务的营销副总经理张一博,原北区总经理、销售高级总监张传金也已经离职。小鹏2020年启动出海战略以来,成绩并不理想,2021年在挪威,小鹏G3和P7 总共交付了438辆,而同期的特斯拉交付了超2万辆。一位接近小鹏的人士向市界透露,小鹏目前在海外市场情况并不乐观,公司的海外市场团队在何利扬离开之后就处在群龙无首的状态。该人士认为,如果小鹏可以按期交付,品牌在北欧销量增长大概会比同期国内增长更快,但因为种种原因,小鹏一直在拖延交付。“即便当地的消费者对交付周期容忍度更高,但长达十几个月的交付期已经超出了他们极限。而2022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还有那么多品牌车型投放,人家也不是非买小鹏的车不可。”而这样的经历,很难说不会让北欧市场的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负面印象,进而影响其接下来在北欧的发展。海外市场还有一个更绕不过去的问题——合规。比如数据隐私问题,全世界主要大国、地区都在陆续实施更严厉的隐私与数据保护法规。2018年,欧盟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2022年年中,美国也开启了《美国数据隐私保护法》的立法议程。这些法案并不是摆设,2022年7月,大众就因一辆测试车在奥地利非法以摄像头采集周围信息被罚款110万欧元。对中国车企来说,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合规成本,其高度倚赖数据的智能化也更难施展。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表示,在数据合规方面,中国车企肯定会被拿放大镜看。中国车企去美国、去欧洲,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在用户数据隐私的搜集、存储、应用方面规定非常严格,长城汽车方面建议,中国车企在打造智能化生态时要注重理解并遵守当地规则,可能需要和本地的运营商联合开发,在当地建立数据中枢,打造符合当地数据法规的产品和生态。此外,整车出口还涉及到国际贸易上的合规以及跨境供应链的合规。由于供应链的法律在欧洲具有追溯效应,因此企业除了审视自身是否合规之外,也要一并了解供应商的合规情况。“蔚来现在只是在欧洲播下了一颗种子,5年可能稍微有点起色,10年才会有所小成。”李斌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沐风栉雨40年,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出海和全球化将是整个行业越来越重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