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回归630天

2023-01-04 16:49

  这种相对保守的策略,也让国美内部员工已经习惯了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但如今随着黄光裕的回归,加之自带“匪气”的管理方式,犹如“羊群里突然来了狼”,不少国美员工没能快速适应黄老板的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各层级之间的协同大打折扣。

  压力之下,各种自救

  为完成自己立下的“军令状”,黄光裕开始拓展国美的零售品类和新业务线。

  首先,为弥补国美在互联网人才上的短板,黄光裕从阿里、京东等大厂挖人。比如,2021年10月,在国美公布的人事任命中,原阿里系高管丁薇、曹成智和胡冠中分别被任命为“真快乐”平台执行副总裁、国美生活家公司CEO和国美集团CMO。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高管在去年8月就已全部辞职。而刚上任的CMO胡冠中甚至还未对外亮相,就直接递交辞呈。

  事实上,这几位高管的离职只是黄光裕回归后众多高管离职的缩影。

  国美在线CEO向海龙、国美电器CEO张德炬和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相继宣布离职和退休,原国美投资公司CEO何阳青等高层、“打扮家”创始人崔健和CEO高非也先后离开。

  前国美离职员工向阳告诉价值星球,说到底这些高管的离职还是和黄光裕有关。比如说,黄光裕在和高层开会时,有时候甚至一边打着游戏一边开会,甚至高管在汇报工作时,黄光裕还跑去逗狗。

  更让人无语的是,有时候12个小时的会议下来,黄光裕根本给不出什么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而且又加上黄光裕的控制欲极强,对公司业务根本不放权。所以后来很多高管就干脆做一些高大上的PPT来“忽悠”黄光裕,让整个公司变得越来越不务实。

  其次,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国美不停推出新业务——打扮家、真快乐、折上折等。其中,打扮家、折上折、大玩家为收购获得。而在去去年11月国美又开始深化“全员推手”战略,积极发展直播带货的新模式。

  但需要指出的是,国美的这些新业务所面临的压力也是颇大。以直播带货为例,即使国美现有门店员工能够借助抖音、视频号等流量平台带货,但是货从何来呢?刘磊透露,国内的家电圈子就这么大,此前国美拖欠供应商货款事件在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家电企业不太敢把货给国美,万一国美日后真的走破产清算的话,供应商的货款极大可能就会变成坏账。

  其实,刘磊所说有一定道理,如今国美在直播带货业务方面已经陷入死循环。想要拓展更多的货品,就意味着必须要结清此前供应商的货款,树立供应商的信心。但以国美如今的资金储备和现金流,上一批供应商的欠款都没有还清。

  这就引出了国美最核心的一个问题——资金短缺,据传黄光裕在不停聘请外部的顾问和行业顶尖人才帮公司融资。比如,他曾找过原复星全球合伙人、首席信息官梁剑峰,想聘请他当顾问帮忙融资。

  但颇为诡异的事情是黄光裕一边在找人融资,一边却又和妻子杜鹃疯狂地套现。据不完全统计,黄光裕夫妇2021年已累计套现13次,套现金额10亿元。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去年12月15号,杜鹃再次以每股均价0.1499港元,减持国美2.25亿股。

图源:东方财富

  而进入到2022年12月份以后,随着国美的危机更加严重,黄光裕也开始自己为国美“输血”。12月8日,黄光裕向国美注资1.5亿港元;12月14日,黄光裕全资公司Shinning Crown向国美签订贷款协议,提供2亿港元贷款。

  12月22日,Shinning Crown继续追加1.5亿港元的贷款,这就相当于1个月的时间内黄光裕累计向黄光裕注资5亿港元。但结合国美2022年中报来看,当前国美仍有500多亿元的负债。相较之下,5亿港元的注资显得杯水车薪。

图源:国美财报

  为何改革无效?

  事实上,黄光裕的这些措施之所以没有用,其根源在于国内商业的流通模式已经彻底改变。

  复盘国美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根源在于砍掉了整个家电流通的大量中间商,实现了上游厂家的直供模式,完成了商品采销环节的最短路径,而这也让黄光裕成为了当时的“价格屠夫”。

  但进入到2010年以后,随着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在大家电品类上不断拓展服务深度,厂家开始有机会直面消费者。在这种DTC模式下,国美此前所积攒优势也就荡然无存,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然而,在整个流通环节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杜鹃执掌下的国美也并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因此,如今黄光裕不管如何进行改革,也很难追上时代的车轮。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并非国美,同样走大卖场模式的苏宁处境也不乐观。2019年到2021年,苏宁易购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9.91%、-6.29%、-44.94%。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苏宁从此前的“战略性扩张”变成了如今的“急速性萎缩”。

  据2021年苏宁易购财报显示,公司当年归母净亏损高达432.6亿元,这也让苏宁直接加冕“A股亏损王”的称号。2022年5月,因持续经营能力不足,苏宁易购正式“带帽”,变为“ST易购”,如今在二级市场上的股价更是惨不忍睹。

  而去年以来,苏宁和国美一样先后历经被供应商追债、深陷破产传闻、不断变卖资产、大规模裁员等一系列事件。而旗下的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企查查上更是充斥着上千条的经营风险。

图源:企查查

  对于黄光裕和张近东而言,二人在商场上斗了半辈子。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50多岁时,双双被新兴的商业模式所抛弃。或许在滚滚的时代洪流面前,各位企业家们真的应该需要好好沉淀下来了,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一家企业一直走下去。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