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生鲜电商没有赢家

2023-01-11 16:25

  而当整个前置仓模式受到外界质疑的同时,历经2021年行业大洗牌之后的社区生鲜电商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国内某家社区团购的负责人孙少华和我们分享了这些新变化,首先,此前小的社区团购纷纷倒闭,整个行业资源也更加向头部团购身上集中。但很多的头部团购并不再盲目地追求大,反而是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一、二个城市进行城市化深耕。

  其次,社区电商团购对于品类的运营不再追求盲目的多,反而是将日常的运营产品分为日常运营款、福利款、高利润款。同时,为降低运营成本,大家也会和产地供应商通过一件代发的模式进行合作。

  三是企业更加关注私域流量,而非是公域流量,并借助这些私域流量以及高品质产品完成用户的沉淀和裂变,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社区生鲜团购的这些变化,让一部分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这些经验能否帮助生鲜电商平台扭转亏损局面呢?

战略性收缩成为常态

  事实上,相较于2020年和2021年的生鲜电商,2022年的生鲜电商运营成本明显上涨。

  李子铭表示,导致这种成本高的原因体现在很多环节。在流通环节,暂且不说冷链物流,就正常的货运都比2021年至少要高40%。比如说,去年4-6月份上海封控期间,他们为某家生鲜电商平台提供保供蔬菜,但当时遇到的棘手问题就是按照多地防控政策的要求,从上海返回的货车司机即使全程进行闭环运输,也需要集中隔离7天。这就意味着货车司机7天内无法工作,货车司机会将这些误工费增加到运费上。

  同时,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不同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司机上下高速的时间被拉长,而这也让生鲜的损耗被拉高。以去年他们为北京某家生鲜电商供货为例,由于当时北京对进京车辆有着很多限制,直接导致此前能将损耗控制在20%的蔬菜被拉高到40%。

  如果说以上问题还有方法可以解决的话,那让很多生鲜电商平台更为头疼的问题则是仓库所在地区临时封控。比如,李子铭曾服务的一个成都客户,当价值50万元的蔬菜抵达其仓库后不久,当地突然宣布进行临时管控。

  虽然一部分蔬菜已经进入到冷库之中,但由于当地封控时间达30多天,这就导致进入到冷库中的蔬菜无法进行售卖,很容易变坏、变质。而那些尚未进入冷库中的蔬菜,也早已腐烂。

  基于以上原因,2022年多家生鲜电商都在进行战略性收缩。比如叮咚买菜相继撤出了安徽宣城、滁州,河北唐山,广东中山、珠海,天津、厦门。盒马邻里相继退出北京、西安、成都、武汉等市场,目前主攻上海市场。

  兴盛优选则先后关停华北、东南区域,退出河南、山东、四川、重庆等四个省市的站点。京东旗下京喜拼拼则在6月份进行大面积关停,美团优选在去年10月宣布将品牌升级为“明日达超市”,既是为将 SKU数量进一步扩大来对标超市,也是设法扭转社区团购业务的困顿。

  当然,战略性收缩是有效的,以叮咚买菜为例,去年前三季度叮咚买菜净亏损8.57亿元,而2021年同期净亏损高达53.33 亿元。并且在去年三季度,平台销售、营销和履约开支分别同比下降70.3%和30.9%。同时,该季度客单价对比2021年同期提升25%。

  除进行降本外,各平台也在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增效。比如,多家生鲜电商平台都将目光放到了预制菜身上。其中,盒马在全国不同区域推出了18套不同的“八大碗”年菜。

  叮咚买菜相关销售数据则显示,2022年年货节的预制菜相关的食品同比2021年增长超过400%。特别是一些和年夜饭相关,有好彩头的菜肴,比如一款“花开富贵黄鱼鲞蒸肉饼”销量环比增长超过980%。

图源:红圈网

  但需要指出的是,预制菜在C端更多的是疫情封控下的产物。而随着如今疫情防控的彻底放开,接下来预制菜在C端能否持续火爆,仍然有待市场观察。

  而对于需求相对较高的B端,生鲜电商平台要又和多家预制菜企业共同竞争。换句话说,预制菜是否会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救命稻草”,恐怕这里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谁是未来的赢家?

  严格意义上来说,对2022年的生鲜电商平台来说,没有真正的赢家。

  因为在整个供应链都无法正常保障的前提下,大家也只是通过各种方式活下来,度过这个寒冬而已。虽然目前疫情对供应链的干扰已逐渐褪去,但未来若是想要成为这一行业的赢家,仍需要解决两个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是如何重拾供应商的信心。李子铭告诉我们,由于2021年社区团购大量暴雷,2022年每日优鲜暴雷,所产生的问题就是大量供应商的欠款变成了死账,有的供应商甚至因为无法追回这些欠款而负债几百万,现在大家都被这些平台搞怕了。再和这些生鲜电商合作的话,直接要求现款现货,否则就不供货。

  显然,在供应商的这一要求下,生鲜电商平台手中必须要有大量的现金流,并且尽快完成商品的周转。否则,生鲜电商平台很容易会陷入到SKU数量越来越少,用户大量流失的困境。

  另一方面则是如何更好地控制损耗。事实上,历经几年的发展,生鲜电商平台在日常商品的更新和运营、下游用户的配送上都已形成了完整的经验。而行业内若想要实现真正盈利,比拼的是大家谁能把损耗控制的更低。因为只有这样,整体成本才能真正降下来。

  当然,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也意味着未来生鲜电商平台将会和社区电商团购一样迎来一轮真正的大洗牌,而行业资源也会越来越向真正有能力的企业集中。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雅丽、李子铭、王强强均为化名。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