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带家人下馆子“尝点新鲜口味”的江宁按照惯例打开大众点评,却发现排在前列的都是耳熟能详的几家老店,且评论量大多只有数十只百余条不等,很难提供参考价值。
归根结底,小城的消费者仍信赖熟人口碑,哪怕年轻人都没有形成对线上平台的依赖。需求端的结构,还很容易传导至供给端:小红书上的小城热门笔记就集中在旅游领域,由于用户很少根据参考探店笔记,博主们的探店热情也在急速冷却。
美团自己很清楚症结所在,并尝试绕过即时配送和本地生活这两个老本行,在下沉市场曲线救国。
2020年社区团购大火之后,美团将开拓下沉市场的重任托付给美团优选,并提出一年“打穿”全国2000个市县的目标。可惜整个社区团购市场的发展都不及预期,而且正如前文所说,拼多多背靠微信生态这个优势在下沉市场被放大。在风口熄火之后,多多买菜在下沉市场尚有一战之力,美团的处境则愈发尴尬。
种种不利因素叠加之下,美团似乎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下沉大军中形势最不妙的一个——不过并非唯一一个。比如一直想将生鲜电商模式移植到下沉市场的阿里、京东们,目前就仍面临各种困难。
佳佳回到老家后的第一个烦恼是,他很难买到一串秘鲁进口的秋天脆青提和需要冷藏保存的明治巴氏杀菌奶——平常在广州,离家不到200米的盒马就能满足他的全部生鲜购物需求。
众所周知,损耗率是生鲜电商行业一项重点指标。经过电商平台多年投入,三线及以下城市虽然已经建立起庞大的物流网络,但对配送效率要求极高、冷链运输和仓储成本也更高的生鲜产品来讲,依然力有不逮。
本地生活、即时零售、生鲜电商等行业的处境也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下沉并非万能灵药,也不是所有互联网赛道都满足下沉的条件。
下沉市场的未来:供应链凸显价值,线上线下加速融合
在未来,下沉市场还能不能承载巨头们的扩张野心?从用户数据、APP使用频率和消费习惯来看,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QuestMobile公布的《2022下沉市场洞察报告》显示,三线及以下城市组成的下沉市场用户规模接近7亿人,占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量的58.4%。从使用行为来看,下沉市场用户的APP使用月均使用时长和月均使用次数也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甚至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后一片流量高地。
各大巨头最关心的用户增长数据,也能证明下沉市场的重要性。同样来自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抖音(含极速版)、拼多多、京东三个MAU在亿级以上的APP,来自下沉市场新用户贡献率均超过50%。其中,抖音极速版多达63.3%的新用户来自下沉市场,拼多多和京东则分别为58.6%和56.8%。
(图片来自QuestMobile)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下沉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无论对已经站稳脚跟的电商、短视频和新消费行业,还是对仍在摸索和挣扎的本地生活、即时零售行业来说,未来都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不过针对目前已暴露的问题和不足,各大巨头都需要及时作出修正。
对于美团看重的本地生活业务和新消费品牌来说,线上线下融合是必然趋势。
江宁观察到,老家的塔斯汀比深圳的门店要大得多,“看起来更有现场就餐的欲望”。对小城消费者而言,外出就餐的“仪式感”要明显强于一、二线城市的同龄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更看重线下场景。与此同时,店铺也在宣传中突出大众点评评分等元素,并没有放弃线上引流的可能。
只要消费者有到店就餐的需求,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就有存在的价值。平台、商家需要做的,无非是花费更多时间和心思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让线上和线下场景更好地融合到一起。
在电商行业,拥有微信这个流量入口,以及和微信的深度绑定为拼多多带来了一波红利。但随着微信加速商业化、视频号等应用场景往电商靠拢,以及京东、阿里加大下沉力度,拼多多的优势必然会遭到侵蚀。
在未来,下沉城市的电商市场很有可能逐渐向一、二线城市靠拢:供应链取代流量和性价比,成为影响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对于仍难进入下沉市场的生鲜电商来说也一样,延长供应链布局,打通下沉市场的冷链运输难关,是打赢下沉攻坚战的重要一步。
大年初二那天,佳佳在京东下单了一个电饭煲,第二天中午一家人准备出门聚餐前就送达了。与此同时,他母亲年前在拼多多下单的一顶帽子还在运输途中,直到年初五才最终送达。
这种配送效率上的碾压能否动摇佳佳母亲对拼多多的偏爱还不好说,但至少证明京东在供应链环节依然具备不可取代的优势,以及另一个事实——下沉市场的战事仍未结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在一线城市红利耗尽后,下沉市场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则可以算是这场下沉战事的高潮之一。
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打出“春节不打烊”口号,不断加强末端配送能力,将仓储、物流体系搭建到乡镇一级行政区;本地生活、短视频平台也在加紧渗透,到店、团购等业务也在低线城市生根发芽;一向热衷于下沉的新消费品牌更不必说,瑞幸、蜜雪冰城屡屡传来“爆单”喜讯。
这些年来,互联网巨头对下沉市场的重视程度,投入的资源都毋庸置疑。但也正如前文所说,不是所有投入都有同等的回报,面对喜好变幻莫测、对互联网仍是一知半解且原有消费习惯根深蒂固的老一辈消费者,巨头们仍时常碰壁。
总而言之,要征服下沉市场,互联网巨头仍有功课要补,未来的路还有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