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中,身处流通侧的物流企业,其身份角色正在发生改变:物流由后台变到前台,由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从供应端到需求端,这是一条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集成供应链。中国制造的出海,国际品牌的塑造,需要全链路一体化的服务,然而,即便是“既懂物流,又懂商流”的供应链服务商,不同行业间产品、渠道体系以及管理模式各异,无法形成成熟一体化和可复制的一体化方案,因此,通过数智化,改变了传统供应链单向的上下游关系,建立起共享共创的新供应链生态成为选择。物流企业在制造业供应链中如何把控各环节操作?制造业在全球化影响下需要什么样的物流?如何建立卓越的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都是当前需要考虑的紧迫问题。让我们高兴的是国内供应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备,为品牌出海扫清了产品供应方面的后顾之忧。在这里,也谈一谈物流装备的品牌塑造问题,其实,物流的竞争是物流装备的竞争,打造民族品牌,需要技术的创新,创新来源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分析,我国物流装备企业在品牌塑造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如北起院、昆船、新松等,他们在一些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并有望在国际上取得影响力。从产品角度看,相关数据显示,码垛机器人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的码垛市场占有率超过90%,其它物流装备在进入国外的征途上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中国物流装备业全球化大潮加速涌动,路径可以分为产品出口、海外项目建设、全球设厂与并购等几个阶段。中国物流装备企业,正视差距,也不惧参与市场竞争,正加大国际化进程的力度,直面与国际物流装备行业巨头的竞争。
中国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全球化,也离不开全球化,目前,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方向应该主动完成一次转型升级,中国物流装备企业应该主动适应新的国际环境,走出新的全球化布局之路。当然,没有哪个企业的全球化之路不是充满艰险,除了其它方面,技术和资本也是助力物流装备企业全球化腾飞的两个翅膀。(关于物流装备出海,详细内容可参考本公众号原创《走出国门,物流技术装备做大海外》2022-09-19 )在新发展格局构建背景下,打造“中国创造+全球制造”新布局。当前,对物流装备企业来说,拓展海外市场,只走出一小步,却体现出了其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发展的雄心。结语:中国制造的出海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更多企业共行共创,古老的东方之国,不仅在文化上闪烁着光芒,在智造上也贡献自已的力量。
中国品牌出海的雄心壮志来源于有着足够战略纵深的大后方——中国资源、中国制造与中国市场。然而走向海外的过程中还有诸多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海外市场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