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30分钟生活圈"的即时零售大战全面开打,传统快递公司在同城业务方面几乎已经没有优势可言。更深层次看,这次的外卖之战,其实是数字经济从“资本扩张”向“价值共生”转型的缩影。
当外卖在国内卷补贴之时,美团则将格局放大,走向海外,遥远的巴西,近处的香港,还有中东,都有大手笔投资,巴西投资达10亿美金。王兴认识到全球化的难度,强调不急于求成,需要更长的耐心、更大的投入、更好的协同。
三、各有挑战,谁能胜出
如上所述,外卖之战,其实是即时零售的争夺,关于即时零售,美团、京东、阿里、字节等都展开了相关布局,只是此前从重视程度来看,美团、京东更为上心,而今天的外卖三国之争,反映在即时零售上,则各有侧重点,但是殊途同归。
三家外卖打法,各不相同,阿里的重点是协同与整合,抢占最佳时机,集中优势兵力而战;京东实力是供应链纵深,但需迅速提升外卖实力;而美团有流量壁垒,但能否将餐饮场景的优势辐射至全品类,如何消除供给软肋是重点。
京东大举进攻外卖,正将供应链“硬实力”转化为即时零售的渗透率,崛起的速度大超业内预期,其本质也是希望通过构建起骑手队伍和调度系统,为即时零售业务赢得有分量的砝码。
当传统电商的快递模式,加速向"半小时达"的即时配送分流,平台竞争的胜负手已从价格补贴转向全链路能力,美团深耕多年的即时配送网络所筑起的护城河,正在遭遇京东的冲击,凭借供应链优势将战火引向3C、家电等核心品类。
如上所述,外卖之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即时零售。而京东在电商领域、物流领域沉淀的经验、资源、影响力,都是它做好即时零售的底气,但餐饮商家供给与骑手网络的短板,也是其硬伤。
最后入场大战的饿了么,反映的其实是阿里的意志,饿了么是阿里“近场”很重要的资产。十年前的外卖之战,饿了么最终稳定于行业第二,这个位置,阿里并不计较,也没有与美团一争高下的想法,其重视的是饿了么如何融入阿里生态,服务阿里生态的问题。
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阿里将战略重心放在电商和阿里云,而饿了么主要任务是“减亏”,冲刺盈利,然而,京东的加入,把外卖的叙事推进到了即时零售领域,阿里自然要与其一争高下,阿里可能不在于外卖份额的得失,而在于对手京东的近场逼近,于是饿了么举起了补贴战旗。
借此机会,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共同发起的进攻之举,淘宝多年布局探索即时零售,饿了么的社会化仓配、即时履约、超算平台、地图等能力已经走向成熟。
阿里系通过饿了么的本地履约能力与淘宝的流量池构建协同矩阵,并且通过淘宝闪购避开白牌商品同质化竞争,形成“品牌即时零售旗舰店"的差异化定位。
面对外卖背后的即时零售之战,理论上阿里资源十分充足,但事实上它们分散在各处,内部的协同成为关键。如里能够真正整合淘宝的“货”和饿了么的“履约”,提供无缝的“电商平台+即时配送”体验,那么,阿里将胜券在握。
淘宝与饿了么的流量分配机制仍在磨合,更考验着阿里生态协同的精细度,在两个业务的整合中减少内耗,真正实现战略协同,阿里需要证明8亿淘宝用户与饿了么运力的化学反应能否持续裂变。
而美团闪购适配美团即时零售从餐饮向全品类扩张的野心,美团已构建的"外卖+即时零售+本地生活"成熟的运营模式,但实体店连接的商品SKU不足与价格竞争力短板,使其弱点。
最新数据显示,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即时零售的渗透率,在京东、阿里的反攻中如何保持自身在即时零售市场的占有率是个问题,况且美团的运营、供给等能力也需要不断进化。
美团通过开放的闪电仓来弥补这一缺陷,目前,美团闪电仓数量已超过3万个,以此构建全品类供给护城河,而这些前置仓的多平台经营特性,使其难以形成独家供给壁垒。
我们常说,只有战胜了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外卖之战,看以是三大巨头的竞争,其实是内部变革的比拼,谁能更好地整合资源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万物到家”服务,谁就将在下一阶段的电商演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战略是主动进攻,而非被动防守者,才能赢得胜利。
也许,外卖三家之战,是一个漫长的较劲时期,不会很快有胜出者,可能打成持久战,消耗战,暂时形成平衡,又打破,再平衡,但长期低价竞争容易引发行业“内卷”,导致行业无序竞争,国家不允许,市场也不允许,因此,从长远看,竞争维度最终将转向技术厚度,当这些技术沉淀转化为履约体验的细微差距,才会是终极之战。
在这场外卖多维之战中,目前竞争格局并不明朗,行业的竞争态势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安静打磨服务和时效的多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逐渐应用于行业,同时也面临着盈利难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外卖行业的竞争或将迎来新的变局。
也可能外卖三强之战,并非“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饿了么就称,日订单量破千万的关键并非抢夺对手份额,而是激活了存量用户中尚未开发即时零售需求。
外卖之战,胜负已不再局限于订单量,而在生态对决中,未来的赢家,肯定不是只靠砸钱抢市场,而是那些能平衡平台、商户、骑手、消费者等各方利益实现共赢的平台,才是真正的赢家。
结语:外卖的“二战”谁能胜出,现在还不好说,三家都有需要解决的难题:美团需要将餐饮流量转化为全品类复购,阿里则要证明其生态协同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京东则要完善其外卖网络,我们相信,他们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