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竞争下的“西邮记”
存量竞争下,电商已经从价格战转变为价值战。
价格战的原因是供给过剩,营收涨不上去,成本费用又很固定。要不然降价来实现规模经济,要不然就要压缩供应链和人员的成本和费用。两种方式最终都很可能会带来激烈竞争,也牺牲了未来增长的可能性。不如把利润投入到有未来发展潜力的领域。
东部电商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流量见顶、成本攀升、同质化竞争已经是当下的常态。与其继续想办法让这部分用户花更多的钱,提升ARPU,不如到西部去,找全新的订单量。
拼多多的西进行动虽然短期会让利润承压,但是后续随着西部地区消费习惯的养成,物流成本的摊薄,也能带来持续的新生意。特别是中转费减免这一年,西部订单量显而易见的增长。当地消费者的生活变得更有趣了。
内蒙古根河市被称为“中国冷极”,零下40度是常态,一年有八个月地面都覆盖雪,当地消费者购买的选择很少。电商西进的政策下,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的商品。在外的游子也能缓解自己的乡愁,回到青海的05后女孩发现地广人稀的老家也可也安心网购,家乡的经济也在慢慢变好......
和百亿补贴、百亿农补、千亿扶持一样,前期都要先让利,先把生态培养好,最后平台才有受益的可能性。
拼多多的策略不是下沉,而是精准。毕竟改善供给过剩的状态,还是要从需求出发。中国制造的出路不是更便宜,而是更精准。在原有白牌商品功能性的基础上,快速上新品,不断地测试和迭代,精准满足更多需求。拼多多也因此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深耕一群人,一盘货。这也能看出,拼多多是一家很克制,聚焦主业的公司。
外卖对电商的意义是引流。电商普遍是流量纯粹的消耗者。但是在拼多多,用户愿意为细分产品买单,更愿意停留。这或许是拼多多不需要参与外卖大战,烧钱抢补贴的原因。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拼多多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增长新方式。这场电商的“西邮记”正在为拼多多下一轮增长蓄能。